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KW增大,pH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942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他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H3+CO2+H2O NH4HCO3 ;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 2NaHCO3 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 (选填字母)。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www..com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欲制备碳酸氢钠,同学们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请回答:
①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用简要的文字和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F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说出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5)向纯碱溶液中通入气体乙,可制得某种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小苏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
B.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C.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
D.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混合物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一定有丙炔 D.可能有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X、Y、Z为三种常见的单质,Z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物之一,A、B为常见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均在非溶液中进行)。
(1)当X为金属、Y为非金属时,A是________(填名称)。
(2)当X为非金属、Y为金属时,X可能是_________或________(均填化学式)。
(3)当X与Y均为金属时,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X与Y均为非金属,且
X与Y同主族,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与Y不在同一主族,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①6Li ②14N ③7Li ④14C几种核素中:
(1)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和_____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海水资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B.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元素
C.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之一
D.开发海水资源可以不考虑是否对环境有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