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液体中
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溶液中含有、、,现用溶液、盐酸和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为溶液
B.沉淀3的化学式可能是
C.生成沉淀1的离子方程式为:+2 = ↓
D.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三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与C同主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氢化物稳定性:A<C
C.B与A的化合物比A与C的化合物熔点低
D.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
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
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仅含三种阴离子。
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A. ①②④⑤ B. 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温常压下,将a mol CO2气体通入1L 1 mol·L-1的NaOH溶液中,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a=1/2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CO32-)>c(OH-)>c(HCO3-)>c(H+)
B.当1/2<a<1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CO32-)+ c(HCO3-)+ c(H2CO3)
C.当a=1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OH-)+ c(CO32-)=c(H+)+ c(H2CO3)
D.当a=1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CO32-)>c(HCO3-)>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I.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反应物液面下的是: 。(填写序号)
① 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硝基苯时的温度计; ④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 ⑤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II.完成以下实验:①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乙烷;②进行溴乙烷的性质实验。在试管I中依次加入2 mL 蒸馏水、4 mL浓硫酸、2 mL 95%的乙醇和3g溴化钠粉末,在试管Ⅱ中注入蒸馏水,在烧杯中注入自来水。加热试管I至微沸状态数分钟后,冷却。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U形管中粗制的C2H5Br呈棕黄色。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H2O C.Na2SO3溶液 D.CCl4
(3)下列几项实验步骤,可用于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①加热;②加入AgNO3溶液;③加入稀HNO3酸化;④加入NaOH溶液;⑤冷却
(4)在进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的性质实验时,把生成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
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上图中右边试管中的现象是 ;水的作用是 。
(5)溴乙烷(C2H5Br)多一个碳的同系物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能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0.5L 1 mol??L-1 FeCl3溶液与0.2L1 mol??L-1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A、5:2 B、 3:1 C、15:2 D、 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Pb2+、Na+、SO42-、 NO3-、Cl-,该溶液放在用惰性材料做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
A.35.5:108 B.16:207 C.8:1 D.108:3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