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电子由Zn极流向Cu极,溶液中的SO42-通过盐桥移向Zn极
B.将上述装置中的Zn棒和Cu棒同时浸入CuSO4溶液,电流 计的指针偏转幅度变小,且很快减弱
C.将烧杯内溶液对换,电流计指针也能发生偏转
D.将盐桥改为铜导线连接两种溶液,电流由Cu极移向Zn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二次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K+移向负极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
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T ℃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T ℃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平衡常数K=4
B.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
C.达到平衡后,恒温将容器体积扩大为3 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T ℃时,若起始时X为0.60mol,Y为1.00 mol,则平衡时Y的
转化率小于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 L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离子 | Cu2+ | Al3+ | NO | Cl- |
物质的量浓度(mol/L) | 1 | 1 | a | 1 |
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当电路中有3 mol e-通过时(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3 B.电解后溶液的c(H+)=1mol·L-1
C.电解该溶液相当于只电解CuCl2溶液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反应:①PCl5(g) PCl3(g)+Cl2(g) ②2HI(g)H2(g)+I2(g) ③2NO2(g)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 a%,若保持各反应的温度和容器的体积都不改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均不变 B.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C.均增大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O(g)+H2O(g)CO2(g)+H2(g)的△H >0
B.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
C.欲使D状态变为C状态,可以采取快速升温至T3的方式
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隔板I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A(g) + 2B(g)xC(g)ΔH=-192kJ·mol-1。向M、N中都通入1molA和2molB的混合气体,初始M、N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3,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关系为:φ(M)>φ(N)
B.若x>3,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关系为:α(M)>α(N)
C.若x<3,C的平衡浓度关系为:c(M)>c(N)
D.x不论为何值,起始时向N容器中充入任意值的C,平衡后N容器中A的浓度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2分)某研究小组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 (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22 ℃,判断的依据是 。
(2)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1︰V2= 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 mol/L。
(3)实验时将酸碱在简易量热计中混合,并用 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经有关计算知此反应共放出Q kJ的热量,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