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8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无臭无味,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与氢碘酸、二氧化硫等还原性物质作用,被还原为单质碘;在碱性介质中,碘酸钾能被氯气、次氯酸盐等氧化为高碘酸钾。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加热至560 ℃开始分解。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I2 +11KClO3 +3H2O=6KH(IO3)2 +5KCl + 3Cl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反应器发生的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用硝酸而不用HI,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要保持溶液微沸1小时以完全排出氯气,排出氯气的原因为________;
(4)步骤⑧用氢氧化钾调节溶液的p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a、b、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的半径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b原子中的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y原子的L层有2对成对电子,z元素的电负性是前四周期中最小的。
(1)x、y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为x y(填“>”、“<”或“=”),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 ;
(2)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x a 5 ,它的所有原子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该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 和 ;该化合物中x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3)如果把晶胞顶点与最近三个面心所围成的空隙叫做四面体空隙,z原子可作为容体掺入C60 晶体的空隙中,形成具有良好的超导性的掺杂C60化合物。现把C60 抽象成质点,该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每个四面体空隙填入一个z元素的原子,则 z元素全部填满C60 晶体的四面体空隙后,所形成的掺杂C60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已知: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接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现有下列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B、G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4组峰。E能使溴水褪色。请回答:
(1)结构简式:A ;F ;
(2)写出③的反应类型 ;
(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 ; 反应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亚硝酸钠(NaNO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离子转化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气结合的能力。误食亚硝酸钠中毒,可服维生素C缓解,则亚硝酸钠和维生素C分别表现出的性质是 ( )
A.氧化性、还原性 B.还原性、氧化性
C.氧化性、酸性 D.还原性、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1H、D+、T2互为同位素
B. H2O、,CH3COOH、NH4HCO3都是电解质
C.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都属于胶体
D.水晶、水泥、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 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B.7.8g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D.1 mol FeCl3跟水完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Na+、K+、SO42-、Cl-
B.含有大量硝酸根离子的溶液中:H+、Fe2+、SO42-、Cl-
C.C(H+)/c(OH-)=l×10-10的溶液中:.NH4+、K+、Ca2+、Cl-
D.水电离的c(H+)=l×l0-12mol·L-1的溶液中:Na+、K+、HC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Ca(HCO3)2+2OH-=CaCO3↓+CO32-+2H2O
B.向溴水中通入SO2:Br2+2H2O+SO2=4H++SO42-+2Br-
C.向氨水中通过量CO2:2NH3+H2O+CO2=2NH4++CO32-+H2O
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过少量的SO2:Ca++2ClO-+SO2=CaSO3↓+2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反应CuSO4+H2S=CuS↓+H2SO4能进行,说明硫化铜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D.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