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D.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保护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超细铜粉可应用于导电材料、催化剂等领域中。超细铜粉的某制备方法如下:
(1)[Cu(NH3)4]SO4中,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
(2) SO42-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写出一种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 ▲ 。
(3)某反应在超细铜粉做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则分子中 σ 键与 π 键之比为 ▲
(4)该化合物[Cu(NH3)4]SO4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 。(填字母)
A.离子键 B.金属键 C.配位键 D.非极性键 E.极性键
(5)NH4CuSO3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
(6)铜的某氯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硝酸工业的基础是氨的催化氧化,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① 4NH3(g)+5O2(g) 4NO(g)+6H2O(g) △H = —905 kJ/mol ①主反应
② 4NH3(g)+3O2(g) 2N2(g)+6H2O(g) △H = —1268 kJ/mol ②副反应
有关物质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甲图。
(1)由反应①②可知反应③N2(g) + O2(g) 2NO(g)的反应热ΔH= ▲
(2)由图甲可知工业上氨催化氧化生成 NO时,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
(3)用Fe3O4制备Fe(NO3)3溶液时,需加过量的稀硝酸,原因一:将Fe4O3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
原因二: ▲ (用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
(4)将NH3通入NaClO溶液中,可生成N2H4,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5)依据反应②可以设计成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如乙图所示),则图中A为 ▲ (填“正极”或“负极”),电极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
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1)“造合成气”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 CO(g)+3H2(g);△H>0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欲提高CH4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充入He气 D、增大水蒸气浓度
(2)“转化一氧化碳”发生的方程式是H2O(g) +CO(g) 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
温度/℃ | 400 | 500 | 800 |
平衡常数K | 9.94 | 9 | 1 |
变化如下:
提高氢碳比[ n(H2O)/n(CO)],K值 ▲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该反应在400℃时进行,起始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2O和CO,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时CO和CO2的浓度比为1∶3,此时v(正) ▲ v(逆)(填“>”、“=”或“<”)。
(3)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人工固氮
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C、合成氨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工业采用循环操作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4)生产尿素过程中,理论上n(NH3)∶n(CO2)的最佳配比为▲ ,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使n(NH3)∶n(CO2)≥3,这是因为 ▲ 。
(5)当甲烷合成氨气的转化率为60%时,以3.0×108 L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 ▲ L 氨气。(假设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形成I3—,并建立如下平衡:I3— I—+ I2。实验室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平衡时I3—的浓度
实验原理:
为了测定平衡时的c(I3—) ,可用过量的碘与碘化钾溶液一起摇动,达平衡后取上层清液用标准的Na2S2O3滴定:2 Na2S2O3 + I2 = 2NaI + Na2S4O6。
由于溶液中存在I3— I— + I2的平衡,所以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最终测得的是I2和I3—的总浓度,设为c1,c1 = c(I2)+c(I3—);c(I2) 的浓度可用相同温度下,测过量碘与水平衡时溶液中碘的浓度代替,设为c2,则c(I2)= c2,c(I3—)=c1 —c2;
实验内容:
1.用一只干燥的100 mL 碘量瓶和一只250 mL碘量瓶,分别标上1、2号,用量筒取80 mL 0.0100 mol.L-1 KI于1号瓶,取200 mL 蒸馏水于2号瓶,并分别加入0.5 g过量的碘。
2.将两只碘量瓶塞好塞子,振荡30分钟,静置。
3.分别取上层清液20 mL用浓度为c mol/L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1号瓶消耗V1 mL Na2S2O3溶液,2号瓶消耗V2 mL Na2S2O3溶液。
4.带入数据计算c(I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Na2S2O3溶液应装入 ▲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原因是 ▲ 。
(2)碘量瓶在震荡静置时要塞紧塞子,可能的原因是 ▲
(3)滴定时向待测液中加入的指示剂是 ▲ ,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 。
(4)用c 、V1 和V2 表示c(I3—)为 ▲ mol·L-1。
(5)若在测定1号瓶时,取上层清液时不小心吸入了少量的I2固体,则测定的c(I3—)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温下,将某一元碱BOH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 BOH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① | 0.1 | 0.1 | pH=5 |
② | c | 0.2 | pH=7 |
③ | 0.1 | 0.2 | pH>7 |
请回答:
(1)从第①组情况分析,BOH是 ▲ (选填“强碱”或“弱碱”)。该组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 mol·L-1。
(2)第②组情况表明,c ▲ 0.2。该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B+)▲ c(Cl—)(选填“<”、“>”或“=”)。
(3)从第③组实验结果分析,混合溶液中 (选填“<”、“>”或“=”)
甲:BOH的电离程度 ▲ BCl的水解程度
乙:c(B+)—2 c (OH—) ▲ c(BOH)—2 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a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图b是反应中的CO和NO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根据图意回答下列问题:
a b
(1)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NO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NO2)= ▲ 。
(3)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温度降低,K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 器 | 甲 | 乙 | 丙 |
反应物投入量 | 1 mol NO2 1 mol CO | 2 mol NO 2 mol CO2 | 1 mol NO2、1 mol CO 1 mol NO、1 mol CO2 |
平衡时c(NO) /mol·L-1 | 1.5 | 3 | m |
能量变化 | 放出a kJ | 吸收b kJ | 放出c kJ |
CO或NO的转化率 | α1 | α2 | α3 |
则:α1+α2= ▲ , a+b/2= ▲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