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Al、(NH4)2SO4. MgCl2. AlCl3. FeCl2. 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该混合物作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况下体积):
请回答: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________(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⑤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原固体混合物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白色沉淀5.8g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NH4HCO3和NaHSO3的干燥糨状混合物,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NH4HCO3的含量,设计了用在混合物中加酸的实验方法来测定其质量分数。(已知酸性KMnO4被SO2还原的反应原理:SO2++H+→+Mn2++H2O)回答以下问题:
(1)化学小组主要选用了下列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图中每种仪器装置只选用了一次,铁架台等固定仪器未画出)
请按气流由左向右的方向,仪器连接顺序是(填仪器的接口字母a、b…)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g→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混合物加酸前,A装置需要鼓入空气,作用是_____________;加酸后A装置再次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E瓶中溶液褪色,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_______________。为了确保实验中E瓶溶液不褪色,若取样品的质量为mg,实验前E中所装a mol·L-1的KMnO4溶液体积(V)不少于__________mL。
(5)若混合物样品质量为13. 1g,充分作用后碱石灰增重4. 4g,则混合物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6)从定量测定的准确性考虑,该套装置还应作迸一步的改进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反应原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③试剂选择: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
④结论: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②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 氯水 | 氨水 |
沉淀的化学式 |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Cu、Cu2O、CuO的混合物中加入1L 0. 6mol/LHNO3溶液刚好使其溶解,同时收集到
2. 24LNO气体(标准状况),则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
A. 0. 125mol B. 0. 25mol C. 0. 4mol D. 0. 7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组
A. Ca2+、、、Cl- B. K+、Na+、ClO-、Cl-
C. Na+、Fe2+、、 D. 、N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B.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lO-+SO2+H2O=HClO+HSO3-
C. 锌和稀硝酸的反应:Zn2++2H+=Zn2++H2
D. CuSO4溶液吸收H2S气体:Cu2++H2S=CuS↓+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
A. pH=1的溶液中k+ CrO42- SO42- NH4+
B. 饱和氯水中Cl- NO3- Na+ SO32-
C. 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NH4+ Na+ SO42- Fe2+
D. FeCl2溶液中K+ Na+ SO42- 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