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 反应①和②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450℃、常压、使用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8g 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存在Fe3+和Fe2+ B.1.12L气体是NO、NO2的混合气体
C.反应后溶液中c(NO3-)=0.85mol·L-1 D.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4g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NF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因此NF3在空气中泄漏时不易被察觉
C.一旦NF3泄漏,可以用石灰水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D.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02×1023,生成22.4L NO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电化学的内容正确的是
A.马口铁和白铁皮破损后,白铁皮比马口铁腐蚀快,所以使用白铁皮时要注意防止铁皮出现刮痕
B.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流入正极,电解池中电子从阴极流出流入电源负极
C.已知磷酸亚铁锂电池总反应为FePO4 + Li LiFePO4,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可传导Li+,则该电池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LiFePO4+e-=FePO4+Li+
D.常温下以C选项中电池为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200mL饱和食盐水,当消耗1.4g Li时,溶液的pH为14(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反应4HCl+O2→2Cl2+2H2O,已知2molO2被还原时,放出a kJ的热量,且知断开1molO2需要吸收b kJ的热量,断开1molCl2需要吸收c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 H—O键比断开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高
A.(a+b-2c)/4 B.(a+2b-4c)/8 C.(b-a-2c)/4 D.(2b-a-4c)/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W是强氧化性的单质,则X可能是金属铝
B.若W是氢氧化钠,则X水溶液呈酸性
C.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FeCl2溶液
D.若W是氧气,则X、Z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差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X | Y | Z | L | M | Q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99 | 0.077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7、-1 | +4、-4 | -2 |
A. 等物质的量的X、Y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一样多
B. Y与Q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L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D. 在化学反应中,M原子与其它原子易形成共价键而不易形成离子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
B.已知2H2(g)+O2(g)=2H2O(g) △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C.已知2C(s)+2O2(g)=2CO2(g) △H=a、2C(s)+O2(g)=2CO(g) △H=b,则a>b
D.已知P (白磷,s)=P (红磷,s) △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