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B、C、D、E均为钠盐,D、E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都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向B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见光变暗至灰至黑。A、B或B、C溶液混合均无明显现象,若将A、B、E和B、C、E分别按1:5:6和1:1:2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溶液都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黄绿色气体甲。D、E溶液混合能产生具有漂白性的刺激性气体乙。甲与乙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会产生两种酸。B与E固体混合不反应,加热则能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丙。若将气体丙通入A或C溶液中均能产生气体甲。甲气体通入D溶液,颜色会消失。若将A、D、E按2:1:1物质的量之比混合,能产生黄色气体丁。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之。
①.A + B + E → : ▲
②.D + E → : ▲
③.甲+乙+ H2O → : ▲
④.A + D + E → : ▲
⑵.丁气体消毒漂白性比甲强,是更理想的漂白试剂。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丁气体处理水的能力是甲的 ▲ 倍;相同质量的丁气体处理水的能力是甲的 ▲ 倍。
⑶.历史上曾把某元素的最高价的含氧酸称为某酸,如N、P、S等。A盐中对应的酸并不是该元素的最高价的含氧酸(当时误认为是最高价)。电解技术进入化学研究领域后,通过惰性材料电解A的水溶液,产生新的含氧酸盐(M=122.5 g·mol-1),我们可以把与其对应的酸称为高某酸。取出100 mL A盐溶液进行电解(惰性电极,通直流电),数小时后,收集到的阴、阳两极气体分别为6.72L和2.24L(已经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
①.阴、阳两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 ▲ 。
②.原A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⑴.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 。(可以多选)
A.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
B.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C.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E.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
F.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G.促使过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
H.用倾析法进行分离、洗涤颗粒较大的沉淀。
⑵.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可以多选)
⑶.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某学生按下列操作做一个实验: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1的KBr、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右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中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①.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 ▲ 。
②.b处的实验现象为 ▲ ,d处的实验现象为 ▲ 。
③.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标准状况下,当有0.224 L Cl2被NaOH溶液吸收后,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mol。
④.通过该实验能否比较Cl2、FeCl3、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 ▲ (填“能”或
“不能”),若能,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有关元素X、Y、Z、D、E的信息如下
元素 | 有关信息 |
X | 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 nm。 |
Y |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
Z | 原子半径为0.102 nm,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其单质在X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电离出离子数、电子数都相等的阴、阳离子。 |
E | 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X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实验室制取X的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⑵.E元素与Y元素可形成EY2和EY3两种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填序号)
①.保存EY2溶液时,需向溶液加入少量E单质。
②.通常实验室配制EY3溶液时,直接用水溶解EY3固体即可。
③.EY2只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EY3只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④.铜片、碳棒和EY3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
⑤.向淀粉碘化钾溶液和苯酚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EY3的浓溶液,原无色溶液都可变为紫色。
⑶.用化学符号表示D2Z的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
⑷.将一定量的Y单质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
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Y元
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
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则该苛性钾溶液中所含KOH的质量是 ▲ g,
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1。
阳离子 | K+ Mg2+ Fe3+ Al3+ Fe2+ |
阴离子 | Cl- CO NO SO SiO |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③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
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④向③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
⑴.由①、②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 (写离子符号)。
⑵.③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的离子方程式是 ▲ 。
⑶.将③中所得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气体变无色,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⑷.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 ▲ ,阴离子是 ▲ 。(写离子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⑴.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溶液密度为ρ g/cm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为m g。
①.用ω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 ▲ g。
②.用m、V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 ▲ mol·L-1。
③.用ω、ρ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 ▲ mol·L-1。
⑵.在标准状况下,1 L水中溶解NH3气体V L,所得溶液密度为ρ g/cm3,则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 ▲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将下列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⑴.□ ▲ + □ ▲ = □ ▲ + □ ▲ + □ ▲ + □H2O
⑵.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 ,被还原的元素是 ▲ 。
⑶.反应中1mol氧化剂 ▲ (填“得到”或“失去”) ▲ mol电子。
⑷.HNO3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 。(填选项编号)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热不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 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5mol·L-1
B.A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Na2CO3和NaHCO3
C.B线当耗盐酸0<v(HCl)<25m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OH-+ H+ = H2O 、H+ + CO= HCO
D.B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112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温下,下列各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0.1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mol·L-1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c (CH3COO-)>c (Cl-)>c (CH3COOH)>c (H+)
B.pH=7的NaHSO3与Na2SO3混合溶液中:3c(Na+) = c(HSO) + c(SO)
C.已知酸性HF>CH3COOH,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
[ c(Na+)-c(F一)] < [ c(K+)-c(CH3COO-) ]
D.已知某温度下Ksp(CH3COOAg) = 2.8×10-3,浓度均为0.1 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一定能产生CH3COOAg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