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Na + 2H2O ==2NaOH + H2↑ B. CH4 + 2O2==CO2 + 2H2O
C. KClO3==2KCl + 3O2↑ D.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C.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溶液并长时间煮沸,制备Fe(OH)3胶体
B.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
C.钠保存在盛有煤油的细口试剂瓶中
D.配制0.1mol/L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倒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且C3 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Fe2O3(s)+3CO(g) 2Fe(s)+3CO2(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1000 | 1150 | 1300 |
K | 64.0 | 50.7 | 42.9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不得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CO)=υ逆(CO2) d.c(CO2)=c(CO)
(4)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l,反应经过10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 ,CO的平衡转化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在101 kPa时,CO在1.0 mol 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 mol CO2,放出566.0 kJ的热量, 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
又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请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O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 。
(2) 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能量是436KJ、391KJ、946KJ,若有1mol N2与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3,则反应的ΔH= 。
(3) 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 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已知c始(SO2)=0.4mol·L-1,c始(O2)=1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
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 (填“是”或“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则向 (填“正”或“逆”, 若已达到平衡此空可不填)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其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右图中△H1=△H2+△H3
D.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CO+4OH——2e—=C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
A.2A(l)+B(l)== 2C(g);ΔH=-Q1 kJ/mol
B. 2A(g)+B(g)== 2C(g);ΔH=-Q2 kJ/mol
C. 2A(g)+B(g)== 2C(l);ΔH=-Q3 kJ/mol
D. 2A(l)+B(l)== 2C(l);ΔH=-Q4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