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15分)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氧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
(1)写出肼和过氧化氢的电子式:肼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 。
(2)写出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O(1)==H2O(g) △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kJ。
(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现有九种有机物:①乙烯 ②乙醇 ③乙醛 ④油酸 ⑤甲酸甲酯 ⑥葡萄糖 ⑦甘氨酸
(1)常温下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填编号,下同)。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浙江省杭十四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
(1)过程Ⅰ: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 。
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
(2)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 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
②1 mol NH(aq)全部氧化成NO(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过程Ⅲ: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32 g CH3OH转移6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理科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α1[分解率即分解量除起始量]等于_____ ____;。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________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4______△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理科化学卷 题型:填空题
(7分)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
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6分)(1)1.00L1.00mol/LH2SO4溶液与2.00L1.00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
已知:①C(s) + O2(g) = CO2(g);ΔH=-393.5kJ/mol
②2CO(g) + O2(g) = 2CO2(g);ΔH=-566kJ/mol
③TiO2(s) + 2Cl2(g) = TiCl4(s)+O2(g);ΔH=+141kJ/mol
则a.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b.TiO2(s) + 2Cl2(g) + 2C(s) = TiCl4(s) + 2CO(g)的ΔH=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北京育园中学高二上学期分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4分)铜跟浓硝酸可发生反应:
Cu + 4HNO3(浓) =" " Cu(NO3)2 + 2NO2 +2H2O
在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被 (填“氧化”或“还原”,下同);Cu作 剂若反应中生成了1 mol Cu(NO3)2,则消耗了 mol 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广东省惠能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12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反应,试根据要求完下列问题:
(1)过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过量氨水吸收SO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AI(OH)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届江苏启东中学高三考前辅导训练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利用N2和H2可以实现NH3的工业合成,而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在工业上一般可进行连续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 + O2(g) === 2NO(g) △H= +180.5kJ/mol
N2(g) + 3H2(g) 2NH3(g) △H=-92.4kJ/mol
2H2(g) + O2(g) ="==" 2H2O(g) △H=-483.6kJ/mol
若有17 g氨气经催化氧化完全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2)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N2(g)+3H2(g)2NH3(g)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①图像中T2和T1的关系是:T2 ______T1(填“高于”、“低于”、
“等于”或“无法确定”)。
②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 的转化率最 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③在起始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时,反应后氨的百分含量最大;若容器容积为1L,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①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4NO2(g)+O2(g) ΔH>0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则500s内N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
②现以H2、O2、熔融盐W#W$W%.K**S*&5^U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N2O5,
装置如图所示,其中Y为CO2。
写出石墨I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
在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1—3班)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9分)近期因“召回门”而闹的沸沸扬扬的丰田Prius属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轮。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了汽油的消耗;在刹车和下坡时电动机处于充电状态。
(1)混合动力车的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汽油(以辛烷C8H18计)和氧气充分反应,每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569.1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2)混合动力车的电动机目前一般使用的是镍氢电池,镍氢电池采用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为电解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示意如图,其总反应式是:
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将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建议汽车尾气中的CO,可用加入催化剂催化热分解的方法消除。已知热分解反应CO(g)=C(s)+O2(g)的△H=+110.5kJ/mol,△S=-0.089kJ·mol-1.K-1,这一方案理论上是否可行,_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