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
B.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C.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D.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单选题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组成若干原电池。若 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活动性一定在氢之后 |
B.若a与b相连,则a为原电池的正极 |
C.若c与b相连,则b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D.若将稀H2SO4换为NaOH溶液,a、c分别为镁、铝,则a极上有气泡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年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B. 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
C. 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
D. A极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泗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
D.甲、乙溶液均变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新高二化学暑假作业(一)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
B.由于生铁中含碳,所以比纯铁耐腐蚀 |
C.在原电池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
D.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电子计算机所用钮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 Zn + 2OH- -2e-="=ZnO" + H2O Ag2O +H2O + 2e-="=2Ag" +2 O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pH减小 |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 e-==Al3+ |
B.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 e-==Al3+ |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铜一锌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32.5g ②锌片增重32.5g ③铜片上析出1 gH2 ④铜片上析出1mol H2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理 题型:单选题
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源是锌锰电池,即大家所熟悉的干电池(dry cell),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尽管这种电池的历史悠久,但对它的电化学过程尚未完全了解。一般认为,放电时,电池中的反应如下:
E极:2MnO2+2H2O+2e-="==" 2MnO(OH)+2OH-
F极:Zn+2NH4Cl -2e-=== Zn(NH3)2Cl2+2H+
总反应式:2MnO2+Zn+2NH4Cl ="==" 2MnO(OH)+Zn(NH3)2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极是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
B.F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
C.从结构上分析,锌锰电池应属于可充电电池 |
D.锌锰电池内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