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橙色溶液变成绿色 | 乙醇具有还原性 | |
B | 澄清溶液变浑浊 |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 |
C | 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 | 乙醛具有还原性 | |
D | 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加水不溶解 | 醋酸铅使蛋白质盐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 | 现象 |
A | 饱和食盐水中滴加少量浓盐酸,振荡 | 溶液变浑浊 |
B | 饱和溶液中通入,振荡 | 溶液变浑浊 |
C |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振荡 | 溶液变浑浊 |
D | 氨水中滴加少量溶液,振荡 | 溶液变浑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量筒 | B.温度计 | C.环形玻璃搅拌棒 | D.天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或操作错误的是
A.牙膏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如碳酸钙、磷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它们主要起摩擦剂的作用 |
B.纸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 |
C.欲检验火柴头燃烧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H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
D.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楠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 )
A.纸层析法中滤纸所吸附的水作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 |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
D.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八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用50mL滴定管上的最小刻度是0.01mL |
B.用小烧杯称取样品时,使用电子天平比托盘天平更方便、准确度更高,在读数时,电子天平的侧门可以不关闭 |
C.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 |
D.滴定过程中滴加溶液的速度不能太快,一般以每秒3~4滴为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补充题、压轴题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目的 |
A | 取4gNaOH加入96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 配制4%的NaOH溶液 |
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中,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 | 避免造成误差,且不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
C | 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 | 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CH3COONa水解 |
D |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 | 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苏中三市高三5月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结论和说法正确的是
A.粗略配制浓度为2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加入到盛有500mL水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
B.将滴定管洗净,再用蒸馏水润洗后,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
C.向乙酸乙酯中加入稀NaOH溶液,振荡,分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
D.为验证氯仿中含有的氯元素,可向氯仿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AgNO3,观察到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苏中三市高三5月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 |
B.用图2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
C.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
D.用图4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