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演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
C.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
B[来源:学科网ZXXK] | 用洁净的Pt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无k+ |
C | 将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未产生浅黄色沉淀 | CH3CH2Br未发生水解 |
D | 将打磨过的Al片投到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出现气泡并有固体生成,过滤,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固体部分溶解 | Al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H2和Cu(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原理、装置、试剂选用、结论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 |
B.用下图1构成锌—铜原电池 |
C.用下图2根据有关实验现象推知酸性:CH3COOH>H2CO3>C6H5OH |
D.用下图3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练习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钾,用焰色反应 | B.用激光笔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 |
C.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 | 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上学期高三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制取少量的蒸馏水 |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并防止倒吸 |
C.以Na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CO2 |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利用Ⅰ制取Fe(OH)2 |
B.利用Ⅱ装置制取C2H4 |
C.利用Ⅲ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 |
D.利用Ⅳ装置收集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现象或化学原理的解释错误的是( )
A.SO2使品红褪色的机理和使酸性KMnO4褪色的机理一样 |
B.蛋白质溶液和蔗糖溶液可以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别,因为分散质颗粒大小不同 |
C.将BaSO4投入饱和Na2CO3溶液,能生成BaCO3,据此可确定Ksp(BaCO3)< Ksp(BaSO4 |
D.(NH4)2CO3(s)=NH4HCO3(s) +NH3(g)△H>0在室温下能自发,因为体系熵值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图像表现的内容错误的是( )
A.铜锌原电池 | B.转移溶液 | C.氨的制取装置 | D.模拟铁锈蚀装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届陕西省西安市五大名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操 作 | ||||
① |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 ||||
② |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 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 ||||
③ |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 ||||
④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
⑤ |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 NO3)2的混合液 | ||||
⑥ |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联系qq:3310059649。 ICP备案序号: 沪ICP备07509807号-1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08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