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1683  61691  61697  61701  61707  61709  61713  61719  61721  61727  61733  61737  61739  61743  61749  61751  61757  61761  61763  61767  61769  61773  61775  61777  61778  61779  61781  61782  61783  61785  61787  61791  61793  61797  61799  61803  61809  61811  61817  61821  61823  61827  61833  61839  61841  61847  61851  61853  61859  61863  61869  61877  203614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盐酸时有气体产生②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大于Q③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④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⑤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

A.①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符合的是(    )

A.向含0.01mol KOH和0.01mo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C.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D.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实验方案        

将NO2球浸泡在冰水和热水中                                                             

实验

目的 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探究温度对平衡

2NO2N2O4的影响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   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倡导“低碳”的同时,还需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T1℃时,将9 mol CO2和12 mol H2充入3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容器中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I所示,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1。改变某一条件重新进行上述反应,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II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I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增大压强

B.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42,则T2>T1

C.在T1℃,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5 mol CO2、5 mol H2、5 mol CH3OH(g)和 5 mol H2O(g), 则达平衡前v(正)>v(逆)

D.在T1℃,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5 molCO2、6mol H2 ,平衡时容器内压强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c(KOH)

0.1

0.1

9

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 > c(A) > c(OH) > 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 = c(K+) — c(A) =  mol/L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 + c(HA) > 0.1 mol/L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 = c(A) > c(OH) = 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0 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

A.8.4 L          B.13.5 L          C.10.7 L          D.16.8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1 L pH=3的A溶液分别与0.001mol·L-xL B溶液、0.001mol·L-1 yL D溶液充分反应至中性,x、y大小关系为:y<x;②浓度均为0.1mol·L-1A和E溶液,pH:A<E;③浓度均为0.1mol·L-1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     溶液,判断理由是                                    

(2)用水稀释0.1 mol·L-1B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填写序号)。

         ②       ③c(H+)和c(OH-)的乘积     ④OH-的物质的量

(3)O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E

③参加反应的锌粉物质的量A=E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E>A

⑤A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⑥E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B和C混合后溶液,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随温度变化如右图中的_________曲线(填写序号) 。

(5)室温下,向0.01mol·L-1 C溶液中滴加0.01mol·L-1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配位化合物为深蓝色晶体,由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A、B、C、D、E五种元素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4:4:5:1:1。其中C、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数D为C的二倍,E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l)dn+6nsl,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元素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             ,DC42的立体构型为     

(3)A元素与E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单元如图。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可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棕黄色固体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

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c(Na+) = 2c(CO32-)             B.c(Na+) > c(CO32-) > c(HCO3-)

C.c(OH-) > c(HCO3-) > c(H+)      D.c(OH-) - c(H+)=c(HCO3-) + 2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粗铁粒(含有少量金属铜杂质)与某浓度硝酸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粗铁粒投入某浓度硝酸中,某同学观察该实验现象时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开始逐渐加快。请分析反应逐渐加快的可能原因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另称取粗铁粒10 g放入某浓度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为了探究溶液X中铁元素的价态,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有药品和仪器:0.1mol/L KSCN溶液、0.1mol/L KI溶液、0.2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等,试管和滴管。

请你设计简单实验,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离子方程式

第一步

取2~3 mL溶液装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

 

 

第二步

 

若溶液紫色褪去,则溶液含有Fe2+;若无明显变化,则不含Fe3+

 

探究二

为了探究气体Y的成分,同学乙设计了如下装置(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3)装置乙的作用:                               

(4)装置丙收集满气体后,通过气泡鼓入空气后,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能否确定气体Y中含NO?说明理由__________                          __。

(5)同学丁为了探究气体Y的组成,在标准状况下将224mL气体Y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所得溶液再用0.1500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定,消耗20.00mLKMnO4溶液。则气体Y中NO、NO2的体积比为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和NO2+NO+2NaOH=2Na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