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15.6g Na2O2和5.4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6.72L(标准状况),若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7.8g的沉淀 B.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标准状况)的气体
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2.0mo/L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⑥SO4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1) |
用pH试纸检验 |
溶液pH大于7 |
(2) |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CCl4层呈橙色 |
(3) |
向(2)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 Ba(NO3)2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4) |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1)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无明显变化;(2)继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3)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减少。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得出如图所示沉淀与滴入氢氧化钠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
B.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C.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10
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其质量一定为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某学习小组取0.98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A到B的过程中有0.01 mol电子发生了转移
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 g水
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A
D.图1中A和B化学式分别为Cu2O和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0分)已知:2Fe3++2I-===2Fe2++I2,2Fe2++Br2===2Fe3++2Br-。
(1)含有1 mol FeI2和2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2 mol Cl2,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_,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
(2)如果向原溶液中通入3 mol Cl2,则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
(3)若向含a mol FeI2和b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c mol Cl2,当I-、Fe2+、Br-完全被氧化时,c为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某强碱性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K+、NH4+、Al 3+ 、AlO2-、SO42- 、SiO32- 、CO32-、Cl-中的某几种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Ba(NO3)2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溶液加入盐酸,其现象是:一段时间保持原样后,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1)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 。
(2)已知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 mL 0.2 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 g,则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反应顺序逐步书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 H++OH-=H2O ②
③ ④ HCO3-+H+=H2O+CO2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2分)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已知:(Ⅰ)A为金属单质; 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Ⅱ)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2)G生成B有多种途径。若在G的溶液中加入与G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G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③(即D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气体C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12×1023 个。请按照要求填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用化学用语解释 |
将少量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最初变成 色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继续通入气体 |
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0分)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已知:室温下饱和H2S溶液的pH约为3.9,SnS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的pH为5.5。
(1)检验制得的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是
(2)操作II中,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 ;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 。
(3)操作IV的顺序依次为: 、冷却结晶、 。
(4)操作IV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 。
(5)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2.8500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用小数表示,保留三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2分)I.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和一种氮肥。请根据要求答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何判断所得碳酸钙是否为纳米级 。
Ⅱ.某实验小组设计下图装置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的熔点16.8℃,沸点是44.8℃。已知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s)+H2SO4Na2SO4+SO2↑+H2O
(1)根据实验需要,请从下图A~E装置中选择最适合装置,连接在I、Ⅱ、Ⅲ处。
Ⅰ Ⅱ Ⅲ 。
(2)在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后,从乙处均匀通入O2,在实验中先加热催化剂后滴加浓硫酸,这样操作后在装置I和装置Ⅱ之间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发生装置的分液漏斗上接橡皮管甲的目的是 。
(4)用126g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若测得装置Ⅲ增重了51.2g,则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