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1917  71925  71931  71935  71941  71943  71947  71953  71955  71961  71967  71971  71973  71977  71983  71985  71991  71995  71997  72001  72003  72007  72009  72011  72012  72013  72015  72016  72017  72019  72021  72025  72027  72031  72033  72037  72043  72045  72051  72055  72057  72061  72067  72073  72075  72081  72085  72087  72093  72097  72103  72111  203614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说明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下列事实可作为依据的是

    A.HCl的水溶性强于H2S              B.H2S 中的S 元素能被 Cl2氧化

    C.氯的最高价为+7价                 D.HClO的氧化性强于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镁、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的“对角线”位置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例如,它们的单质在过量氧气中燃烧时均只生成正常的氧化物等,有关锂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Li2SO4难溶于水                            B.Li与水剧烈反应

C.LiOH是易溶于水,受热不分解的强碱   D.Li2CO3受热分解,生成Li2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晶体硼是由两种同位素构成的。已知5.4克晶体硼(B)全部氢化生成B2H6 (硼烷)气体时,可得标准状况下5.6L硼烷,则晶体硼中两种核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A.1:1             B.1:3              C.1:4                 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火箭推进器常以联氨(N2H4) 为燃料、过氧化氢为助燃剂。已知下列各物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H4(g)+O2(g)=N2(g)+2H2O(g)  ΔH1=-533.23 kJ·mol1 

H2O(g)=H2O (l)             DH2=–44 kJ·mol1

2H2O2(l)=2H2O(l)+ O2(g)      DH3=–196.4 kJ·mol1

则联氨与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N2H4(g)+2H2O2(l)= N2(g)+4H2O(l)  ΔH=+817.63 kJ·mol1

B.N2H4(g)+2H2O2(l)= N2(g)+4H2O(g)  ΔH=-641.63 kJ·mol1

C.N2H4(g)+2H2O2(l)= N2(g)+4H2O(l)  ΔH=-641.63 kJ·mol1

D.N2H4(g)+2H2O2(l)= N2(g)+4H2O(g)  ΔH=-817.63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甲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在外电路,电流从甲烷所通电极流向空气所通电极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

D.通入甲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 CH4-8e-+4O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B、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C、反应体系中N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D、3v(H2)=2v(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2mol C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C(气)2A(气)+B(气)。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1 mol·L1·s1③2 s时物质C的转化率为4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2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B.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M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8分)用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在左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已知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l,水的比热容为4.2J/(g·℃),有关热量与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m×c×△t(Q为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c为比热容,△t物质温度的变化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3)V1=30mL时HCl和NaOH恰好反应,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算出的温度变化值约为

        (保留整数,计算时可将稀溶液的密度及比热容看成与水近似相同,且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而根据上图的温度变化可读出温度变化值约7 ℃;两者相比所测结果偏低,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