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1月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F3分子中没有原子的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在0.1 mol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3 NA
C.全氟丙烷(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D.向30 mL 0.5 mol/L NaOH(aq)中通入224 mL CO2(标准状况),其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OH-+2CO2=CO+HCO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1月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C(g)+D(g); △H<0。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2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如图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后,甲中B的体积分数增大,乙中B的体积分数减小
B.将活塞由“4”推进到“3”,达到新平衡后,甲、乙两容器中C的百分含量相同
C.保持温度不变,向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平衡后,c(B)甲>2c(B)乙
D.保持温度和乙中压强不变,向乙中再加入2 mol D,达到新平衡后,c(B)乙≤2c(B)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1月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根据化学原理得出有关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H2O>H2S
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的大,所以沸点:SiO2>CO2
C.若弱酸HA的酸性强于弱酸HB,则同温度、同浓度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
D.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发生反应2KClO3+ I2=2KIO3+Cl2,则氧化性:I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1月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某溶液中加入金属铝,产生大量H2,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SO、S2-
B.Ba2+、Fe2+、NO
、Br-
C.K+、Na+、AlO、SO
D.NH
、Cu2+、Cl-、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1月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含两种或三种元素,它们的每个分子中均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可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中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丙中含有第2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丁中两元素质量比与甲中两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1月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根据实验目的判断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目的 |
实验室制O2 |
配制稀硫酸溶液 |
在铁制品上镀铜 |
净化精制淀粉胶体 |
装置 或 操作 |
|
|
|
|
选项 |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1月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石墨能与熔融金属钾作用,形成石墨间隙化合物,K原子填充在石墨各层碳原子中。比较常见的石墨间隙化合物是青铜色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可写成CxK,其平面图形见下图,则x值为
A.8 B.12 C.24 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1月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15分)
在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
(1)若M中存在的离子只有:Na+、CH3COO-、H+、OH-,下列关系合理的是 。
① c(Na+)>c(CH3COO-)>c(OH-)>c(H+) ② c(Na+)>c(OH-)>c(CH3COO-)>c(H+)
③ c(H+)>c(OH-)>c(Na+)>c(CH3COO-) ④ c(Na+)=c(CH3COO-)且c(OH-)=c(H+)
(2)若M由两种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混合而成,其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且c(NH4+)>c(Cl-)>c(OH—)>c(H+),这两种溶液的溶质是 。
(3)若M为0.01 mol/L的氨水,向其中加入等体积pH=2的盐酸溶液(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所得混合液中:c(NH4+)+c(H+)-c(OH-)= 。
(4)若M为20 mL稀硫酸和盐酸混合液,向该混合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Ba(OH)2溶液,生成BaSO4的量如图所示,当加入60 mL Ba(OH)2溶液时,C点溶液的pH=7(忽略溶液体积变化),试计算:
(i)最初混合酸溶液中c(H2SO4)=__________,c(HCl)=____________。
(ii)B点溶液的pH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可能用到的数据:1g2=0.30、1g3=0.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1月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15分)A、B、C、D、E、F、G、H八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为同一周期,A与E,B与G,D与H分别为同一主族,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C、D、F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8。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与D可形成非极性分子X,X的结构式为 。
(2)E、F、H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
(3)G的最高价氧化物与B的单质在高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盐Y由B、D、E组成。以熔融盐Y为电解质构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写出石墨(I)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5)用熔融盐Y的燃料电池作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至无色后继续电解一段时间。断开电路,向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溶液恢复到电解之前的体积和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6)由A、C、D、E四种元素中任意三种构成的强电解质Z和W,溶于水时都能促进水的电离,测得Z的水溶液pH>7,W的水溶液pH<7,则Z为 、W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1月调研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实验题
(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乙醇与氧化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试管B的作用是 。
(2)实验中可观察到石英管A中的现象为 。
(3)反应停止后,取出试管C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为了测定反应后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i) 步骤③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ii)下列有关步骤④的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过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可以直接装液
c.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夜润洗
d.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e.滴定结束后,30 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再读数
(iii)由框图中数据计算,可得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