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4062  74070  74076  74080  74086  74088  74092  74098  74100  74106  74112  74116  74118  74122  74128  74130  74136  74140  74142  74146  74148  74152  74154  74156  74157  74158  74160  74161  74162  74164  74166  74170  74172  74176  74178  74182  74188  74190  74196  74200  74202  74206  74212  74218  74220  74226  74230  74232  74238  74242  74248  74256  203614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常温熔融盐又称常温离子液体(ionic liquid),1914年报道的第一种离子液体硝酸乙基铵〔(C2H5NH3)NO3〕,其熔点为12℃。已知C2H5NH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NH3略强,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离子液体中含的氨分子

B.硝酸乙基铵水溶液呈碱性

C.硝酸乙基铵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C2H5NH3+2H2OC2H5NH2·H2O+H3O

D.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乙基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前者的pH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14分)

I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D同主族;又已知B和A可形成组成为BA的化合物,其中A的化合价为-1,B和C可形成组成为B2C2的化合物,A、B、C形成的单核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1)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B、C、D可形成组成为BDC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水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B2C2在酸性条件下可形成具有二元弱酸性质的物质,该弱酸性物质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时可生成一种酸式盐,该酸式盐的电子式为            

II.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但是自1971年斯图杰尔和阿佩里曼(美)成功地合成了次氟酸后,这种论点被剧烈地动摇了。他们是在0℃以下将氟化物从细冰末的上面通过,得到毫克量的次氟酸。已知次氟酸的分子构成与次氯酸相仿。

⑴次氟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⑵下面给出了几个分子和基团化学键的键能(E):

 

H2

O2

F2

O-H

O-F

H-F

E/(kJ/mol)

432

494

155

424

220

566

请计算反应:2HFO=2HF+O2的反应热(△H)的近似值为          kJ/mol。

⑶次氟酸刹那间能被热水所分解,生成一种常见的物质H2O2,写出次氟酸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1986年,化学家Karl Christe首次用2K2MnF6 + 4SbF5 === 4KSbF6 + 2MnF3 + F2↑化学方法制得了F2。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从    价变为   价,若反应中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的F2,则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15分)生物质资源是一种污染小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的主要转化途径及主要产物如下图。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本质上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b.由纤维素水解获得的乙醇作燃料是利用了生物质能

c.生物质裂解获得的汽油、柴油等属于纯净物

d.由植物秸杆等厌氧发酵获得的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2)由生物质能获得的CO和H2,可以合成甲醇和二甲醚(CH3OCH3)及许多烃类物质。当两者1∶1催化反应,其原子利用率达100%,合成的物质可能是                                       

a.汽油          b.甲醇              c.甲醛              d.乙酸

(3)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

CO(g)+2H2(g)CH3OH(g) △H= -90.8kJ·mol-1

若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 、2molH2

1mol CH3OH

2molCO、4molH2

CH3OH的浓度(mol/L)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Q1 kJ

吸收Q2 kJ

放出Q3 kJ

平衡常数

K1

K2

K3

反应物转化率

α 1

α 2

α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1 = c2      b. 2Q1 = Q3         c. K1=K3      d. α2+ α3  100%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CO和H2催化合成二甲醚的反应为:

3H2(g)+3CO(g) CH3OCH3(g)+CO2(g)

①若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H2、3 mol CO、1 mol CH3OCH3、1 mol CO2,经一定时间达到平衡,并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时的1.6倍。则:①反应开始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v(逆)(填“ >”、“ < ”或“=”),理由是                                                 

                           。平衡时n(CH3OCH3)=          mol。

②下图为绿色电源“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b电极是     极;a电极的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实验题

(15分)实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铜,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

(1)为了节约原料,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    

     为了吸收该反应中产生的尾气,请选择下列中合适的装置       

(2)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组:以空气为氧化剂法

方案1: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仪器B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物质甲调节pH ,铁元素全部沉淀(一般认为铁离子的浓度下降到10-5 mol·L-1,就认为沉淀完全),然后过滤、浓缩、结晶。

已知:Ksp[Cu((OH)2]≈10-22, Ksp[Fe((OH)2]≈10-16,  Ksp[Fe((OH)3]≈10-38

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开始加入的铜粉为3.2 g,最后所得溶液为500 mL,溶液中含有铁元素0.005 mol。①方案1中的B仪器名称是       

②为了使铁元素全部沉淀,应调节pH至少为_________。

③方案2中甲物质可选用的是             

A、CaO    B、NaOH   C、CuCO3   D、Cu2(OH)2CO3   E、Fe2(SO4)3 

④反应中加入少量FeSO4可加速铜的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第二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法

将3.2g铜丝放到45 mL 1.5mol·L-1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18mL 10%的H2O2,反应0.5h,升温到60℃,持续反应1 h后,过滤、蒸发浓缩、减压抽滤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 10.5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⑤反应时温度控制在50℃~60℃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⑥本实验CuSO4·5H2O的产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14分)高分子材料M在光聚合物和金属涂料方面有重要用途,M的结构简式为:

工业上合成M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已知: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43倍,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为3:1。它与Na或Na2CO3都能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1)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字母)。

a.工业上,B主要通过石油分馏获得

b.C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不包括C)

c.D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大,遇新制Cu(OH)2悬浊液, 溶液呈绛蓝色

d.E→M的反应是缩聚反应

(3)写出A+D+H3PO4→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类型是     反应。

(4)F是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写出F、N的结构简式F:                         N: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rhard Ertl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开拓性成就。某反应在Pt/Al2O3/Ba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图中HC表示碳氢化合物,nitrate指硝酸盐),该机理研究是指(     )

    

A.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机理    

B. 钢铁生锈机理

C. 合成氨工业催化机理

D. 氢氧燃烧电池电极反应机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I、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可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七彩教育网yjw

    C.应用热化学方程有关计算规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HCO3+ Ca2+ + OH = CaCO3↓ + H2O

B.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 Fe+4H++ NO3=== Fe3++ NO↑+2H2O

C.Na2CO3溶液显碱性:CO32-+H2O=== HCO3+OH

D.已知稀溶液中,酸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将浓度均为0.1mol/l的NaOH溶液与醋酸等体积混合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3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L 1mol·L-1 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约为6.02×1023

B.1molCl2与一定量的Fe刚好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约等于3×6.02×1023

C.在含4mol硅氧键的水晶晶体中,氧原子数目为2×6.02×1023七彩教育网yjw

D.用铁作电极电解饱和K2SO4溶液时,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2.24L时,阳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一定为0.05×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