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4121  74129  74135  74139  74145  74147  74151  74157  74159  74165  74171  74175  74177  74181  74187  74189  74195  74199  74201  74205  74207  74211  74213  74215  74216  74217  74219  74220  74221  74223  74225  74229  74231  74235  74237  74241  74247  74249  74255  74259  74261  74265  74271  74277  74279  74285  74289  74291  74297  74301  74307  74315  203614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溶液进行连续实验,能实现如下转化:

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肯定含有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X溶液于一支试管中,选择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加入X溶液中根据现象就可判般,则该试剂最好是:______________①NaOH溶液,②酚酞试剂,③石蕊试剂,④pH试纸⑤KSCN溶液,⑥KMnO4溶液。

(2 )气体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沉淀K的化学式为:_______,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步骤①所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要使步骤③中,D、H2O,O2三种物质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则D、H2O, 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n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试验和研究。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种沉淀;

假设二这两者祁互促进水解,生成Cu(OH)2 —种沉淀,则此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生成的是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

(二)【理论探究】

查阅资料:CuCO3 , Cu(OH)2均不带结晶水;;若由此数据判断,假设_______是不正确的。

(三)[实验探究]

步滋一:将CuCO4溶液倒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操作方法为:①过滤,②_______,③干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①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有:W1——样品的质量;W2——反应后装置B中残渣的质量;W3——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W4——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了测定其组成,至少需要其中    个数据,请将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中(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中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已知:C能跟NaHCO3(发生反应,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E为无支链的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l) C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化合物B不_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消去反应d、酯化反应e、水解反应f、置换反应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 试分析反应②加热的原因。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个。

I.间二取代苯环结构;II.属于非芳香酸酯;III-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常温下,将C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从m组情况分析,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_______mol.L-1.

n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五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核反应中会产生碘原子I-131,而我们生活中常见是含I-127的碘及碘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31和I-127互为同位素       B.食盐中含碘物质是碘化钾

    C.分离氯化钠和碘单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

    D.I-131和I-127化学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五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双酚A作为食品、饮料包装和奶瓶等塑料制品的添加剂,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更大。下列有关双酚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双酚A的分子式是C15H16O2        [来源:ZXXK]

B.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C.反应②的产物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

D.双酚A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五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五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甲基碳正离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NA

    B.标准状况下,2.24L甲苯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7NA

    C.6.2g氧化钠和7.8g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6NA

    D.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mol·L-1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五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

    B.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

    C.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D.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五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②用分液漏斗分离硝基苯和水的混合物;③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④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0.1

mol/LKMnO4溶液;⑤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OH稀溶液清洗;⑥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⑦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29.25gNaCl配制500mL 0.1mol/L的NaCl溶液;⑧Na2CO3CO2白色沉淀,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⑨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⑩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剂微粒直径的不同。

    A.②⑥⑩       B.①③④⑤⑧     C.②⑥            D.③④⑤⑥⑦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南省五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加入到100mL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剩有m1g铜粉,此时共收集到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容器剩有铜粉m2g,则(m1-m2)为

    A.5.76        B.2.88          C.1.92           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