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4123  74131  74137  74141  74147  74149  74153  74159  74161  74167  74173  74177  74179  74183  74189  74191  74197  74201  74203  74207  74209  74213  74215  74217  74218  74219  74221  74222  74223  74225  74227  74231  74233  74237  74239  74243  74249  74251  74257  74261  74263  74267  74273  74279  74281  74287  74291  74293  74299  74303  74309  74317  203614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高考压轴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

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NH4++ OH NH3↑+ H2O

C.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3 Fe + 8H+ +2 NO3- = 3 Fe3+ +2 NO↑ + 4 H2O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 I + H2O2 + 2 H+ =2 H2O + 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高考压轴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X、Y、Z,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Z> Y > X      B.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Z > Y

C.原子半径:Z < Y < X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 < Y < 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高考压轴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发展混合动力车是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了汽油的消耗;在刹车和下坡时电动机处于充电状态以节省能耗。混合动力车的电动机目前一般使用的是镍氢电池,镍氢电池采用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电解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如右图,其总反应式为:H2+2NiOOH2Ni(OH)2。下列有关混合动力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在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将减小

B.在上坡或加速时,溶液中的K+向甲电极迁移

C.在刹车和下坡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 H2O+2e-H2↑+2OH-

D.在刹车和下坡时,乙电极增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高考压轴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赫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已成为化学家们制造复杂化学分子的“精致工具”,在科研、医药和电子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下例是由铃木反应合成出来的一种联苯的衍生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该联苯的衍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和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该联苯的衍生物属于芳香烃

C.该联苯的衍生物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产物有7种  

D.该反应为加成反应,且原子利用率达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高考压轴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铝制饮具最好不要盛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

因为Al和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Ⅰ对,Ⅱ对,无

B

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说明次氯酸的氧化性比氯气强

Ⅰ对,Ⅱ对,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无

D

铁或铝制成的槽车可以密封贮运浓硫酸或浓硝酸

因为铁和铝不能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高考压轴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25℃时,下列关于分别由等体积0.1 mo1/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的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pH=13

B.醋酸与CH3COONa溶液:c(Na+)+c(H+)=c(CH3COO)+c(OH)

C.Na2CO3溶液与NaOH溶液:c(Na+)>c( CO32-)>c(OH)>c(H+)

D.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2c(Na+)=3c(CO32-)+3c(HCO3-)+3c(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高考压轴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现有含Fe(NO3)3、Cu(NO3)2、HNO3 的某稀溶液,若向其中逐步加入铁粉,溶液中Fe2 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1∶3∶1

C.3∶3∶8        D.1∶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高考压轴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0.1mol/L。

阳离子

K+  Cu2+   Fe3+   Al3+   Fe2+

阴离子

Cl-   CO32-  NO3-  SO42-  SiO32-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Ⅱ.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Ⅳ. 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请推断:

(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Ⅲ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Ⅲ中所得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气体变无色,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       ,阴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5)另取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g。

(6)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是乙同学针对含不同污染物的废水提出的处理措施和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

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C

含复杂有机物的废水

通过微生物代谢

物理法

D

碱性的废水

用CO2来中和

化学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高考压轴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实验题

科学研究发现纳米级的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Ⅰ.四种制取的方法

(1)火法还原。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2)用葡萄糖还原新制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3)电解法。反应为。则阳极产物是        

(4)最新实验研究用肼()还原新制可制备纳米级,同时放出。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用制得的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1)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并通入0.10mol水蒸气,发生反应:;△H= +484kJ/mol,不同时段产生的量见下表:

时间/min

20

40

60

80

n(O2)/mol

0.0010

0.0016

0.0020

0.0020

计算:前20min的反应速率       ;达平衡时,至少需要吸收的光能为       kJ。

(2)用以上四种方法制得的在某相同条件下分别对水催化分解,产生氢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方法制得的催化效率相对较高

B.d方法制得的作催化剂时,水的平衡转化率最高

C.催化效果与颗粒的粗细、表面活性等有关

D.Cu2O催化水分解时,需要适宜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高考压轴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实验题

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有机化学中通过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可以进行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和皂化反应。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所示:

 

苯甲酸

甲醇

苯甲酸甲酯

熔点/℃

122.4

-97

-12.3

沸点/℃

249

64.3

199.6

密度/g.cm-3

1.2659

0.792

1.0888

水溶性

微溶

互溶

不溶

Ⅰ.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和提纯

    相关的实验步骤为:

第一步:将过量的甲醇和苯甲酸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

第二步:水洗提纯

第三步:蒸馏提纯

(1)上述是合成和提纯的有关装置图,请写出合成和提纯苯甲酸甲酯的操作顺序(填字

母)         

(2)C装置中除了装有15g苯甲酸和20mL过量的甲醇外还需要               ___

(3)C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A装置中固体Na2CO3作用是         

Ⅱ.苯甲酸甲酯的皂化反应

                    G                 H                   I

(4)能说明G装置中反应完全的现象是                        

(5)在Ⅱ中得到白色固体的质量为5g。假设反应I和反应Ⅱ中:蒸馏提纯的效率为66.7%,加浓盐酸苯甲酸钠生成白色固体的转化率为80%,酯化反应中苯甲酸的转化率为X。其他步骤的转化效率为100%。则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