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373K时,某 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PCl5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其中物质PCl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1)前 20 s内 PCl5(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373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3)若在此平衡体系中再加入 1mol的 PCl5,与原平衡比较,新平衡时 PCl5的转化率 (填“增大”或“减小”,下同)。PCl5的平衡浓度 。
(4)将原平衡升温至 473K,重新达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PCl3的平衡浓度为 PCl5的3倍,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填“放热反应”或 “吸热反应”) ,为增大平衡体系中 Cl2的物质的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其它条件相同)
a.升高温度 b.扩大容器的体积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再充入 P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Fe3O4、FeO、SiO2等)是生产硫酸的工业废渣,其综合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铁红等产品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几种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曲线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过滤后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煅烧 FeCO3生成产品 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
实验室进行煅烧操作所需仪
器除了酒精喷灯、泥三角、三脚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3)产品Ⅱ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为了获得产品Ⅱ,向 (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4)检验产品 II中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产品Ⅱ于试管中配成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用电解产生的 H2还原 CuO粉末来测定 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A连; B连 (填写连接的字母)。
(3)对硬质玻璃管里的氧化铜粉末加热前,需要的操作为 。
(4)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 a瓶中溶液可以是 ,对应的现象 为 。
(5)丙装置的 c瓶中盛放的试剂为 ,作用是 。
(6)测定 Cu的相对原子质量: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Ag,放入CuO后,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 CuO的总质量为Bg,实验完毕后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 Cu粉的总质量为cg。Cu的相对原子质量表达式(用 a、b、c表示)为。(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 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 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补充右边原电池的装置图,在括号内填上正、负极的材料、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 Cu2+、Fe3+和 Fe2+的浓度均为 0.10mol.L-1,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和药品,简述除去 CuCl2溶液中 Fe3+和Fe2+的实验步骤:
|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
Fe3+ |
1. 9 |
3.2 |
Fe2+ |
7.0 |
9.0 |
Cu2+ |
4.7 |
6.7 |
提供的药品:Cl2 浓H2SO4 NaCl-溶液 CuO Cu |
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试卷(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
B.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两种放射性核素131I与137Cs的中子数相等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试卷(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Δ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试卷(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相关家庭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相关实验 |
预期目的 |
A. |
在少量食用碱中滴加食醋 |
探究食用碱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 |
B. |
在食用盐中滴加少量淀粉液
|
探究食用盐是否为加碘盐 |
C. |
用激光笔照射淀粉液 |
探究淀粉液是胶体还是溶液 |
D |
将鸡蛋白溶于水后,滴加AgNO3溶液 |
验证蛋白质中含有氯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试卷(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1×10-amol·L-1,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将0.2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c(OH-) + c(A-) = c(H+) + c(Na+)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c(Na+) = c(CO32-) + c(HCO3-) + c(H2CO3)
D.常温下NaHSO3溶液的pH<7,溶液中c(SO32-)<c(H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试卷(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Z、Y与W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X<Y<W<R<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R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W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与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能有离子键
B.Y、Z、R的简单离子半径:Y<R<Z
C.Y、W的氢化物的沸点:Y >W
D.X在分别与Z和W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高考前最后模拟试卷(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苯、苯乙烯都既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
B.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肥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的酯化产物
D.石蜡是从石油中获取的油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