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 NA
B.常温下11.2L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 NA
C.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 NA
D.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 (g) + yB(g) zC(g),达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0 mol•L-1。恒温下将容器容体积扩大1倍,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测得A浓度为0.20mol•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x+y<z B.平衡向左移动
C.B的转化率减少 D.C的体积分数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在分析某些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时,为了排除其他离子可能的干扰,通常先在溶液中加入一些试剂对干扰离子进行掩蔽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下列掩蔽方法和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
A.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该溶液中含有Fe3+
B.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再滴加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CO2-3
C.某溶液中滴加氨水后再滴加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Al3+
D.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后,再滴加BaCl2溶液才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SO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已知A、C分别
与B形成化合物X和Y,A与B的质子数之和等于C的质子数,则以下说法判断正
确的是 ( )
A. B与C均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B. X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 B的氢化物比A、C的氢化物稳定
D. Y与NaOH溶液反应只能生成两种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ks**5u
B.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含3 mol NaOH的溶液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 + 2MnO2(s) + H2O(l)===Zn(OH)2(s) + Mn2O3(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
2MnO2(s) + H2O(1) + 2e— === Mn2O3(s) + 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AlO2- + CO2 + 2H2O = Al(OH) 3↓+ HCO3-
B.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
2MnO4-+ 5C2O42- + 16H+ = 2Mn2+ + 10CO2↑+ 8H2O
C.用稀硫酸除去铁片表面的铁锈:FeO + 2H+ = Fe2+ + H2O
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1- +
2H2O Cl2↑ + H2↑ + 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实验题
现有某铁碳合金(铁和碳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
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
持仪器已省略)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I 测定铁的质量分数:
(1)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在E装置后面连
上一根导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称量E的质量,并将a g铁碳合金样品放入装置A中,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
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 g。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表达式)。
(3)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认为,依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能会偏低,
原因是空气中CO2、H2O进入E管使b增大。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即使甲同学认为的偏差得到改进,依据此实验测得合金中铁
的质量分数也可能会偏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Ⅱ 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
(6)往A中滴加足量的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中铁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成塔中发生反应为: N2(g)+3H2(g)
2NH3(g) △H<0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g)+H2O(g)
CO2(g)+H2(g)
△H>0
①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
体系中c(H2)=0.12mol·L-1。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②保持温度不变,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1mol CO,当反应重新建立平衡时,
水蒸气的总转化率α (H2O) 。
(2)下表为不同温度下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由表可推知T1 573K(填“>”、“<”或“=”)。
T/K |
T1 |
573 |
T2 |
K |
1.00×107 |
2.45×105 |
1.88×103 |
(3)673K,30MPa下n(NH3) 和n(H2)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依据上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填写序号) 。
A.c点表示n(NH3)和n (H2)相等
B.c点表示NH3生成速率与NH3分解速率相同
C.e点和d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D.c点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4)用NO2溶于水制硝酸:3NO2+H2O2HNO3+NO。从生产流程看,吸收塔中需
要补充空气,其原因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论进行解释是
。
(5)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
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山西省高三高考模拟题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某混合金属粉末,除Mg外,还含有Al、Zn中的一种或两种,含量都在
10%以上。某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铝、锌元素的存在。
所用试剂:样品、pH试纸、稀H2SO4、NaOH溶液、稀NH3·H2O。
该小组探究过程如下:
● 查阅资料:
①镁、铝、锌都是银白色的金属 ②锌(Zn)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 ③Zn(OH)2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强碱及NH3·H2O ④Zn2+易形成络合物如[Zn(NH3)4]2+,该络合物遇强酸分解生成Zn2+、NH4+ |
● 提出假设:
(1)假设①: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镁外还含有________元素
假设②: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镁外还含有________元素
假设③: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镁外还含有铝、锌元素
● 实验探究:
甲同学基于假设③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乙同学同样基于假设3设计另一实验方案如下:
(2)试剂M是________________;沉淀B是 。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方案比甲同学的好,理由是 。
(4)丁同学研究了甲、乙两同学的方案后,在其中一种方案的基础上用最简便方法测定了Wg样品中金属镁(Mg)的质量,他的方法是 。
(5)操作Ⅰ的主要过程是:在滤液中逐滴加入 ,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再加入足量的 。
(6)某溶液中含有Zn2+、Al3+、NH4+和SO42-等离子,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