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我国青海湖地区素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之说.其中捞出的碱主要是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的混合物.某同学以捞出的碱作为样品,并用下图装置对样品进行分析,根据量瓶中收集到的液体的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下列装置中正确的是 | |
[ ] | |
A. | |
B. | |
C.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氯酸钾跟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Cl2↑+3H2O,若反应使用的是K37ClO3和H35Cl,则所得氯气的摩尔质量/g·mol-1约为 | |
[ ] | |
A. |
70.7 |
B. |
71.0 |
C. |
72.0 |
D. |
7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用固体NaOH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 ] | |
A. |
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
B. |
定容后,轻轻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 |
C. |
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
D.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 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 ] | |
A. |
①③ |
B. |
③④ |
C. |
①②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把金属铁、铜置于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能成立的是 | |
[ ] | |
A. |
铁、铜都剩余,溶液中有Fe2+ |
B. |
铁、铜都不剩余,溶液中可能有Fe3+,一定有Fe2+和Cu2+ |
C. |
铁剩余、铜不剩余,溶液中一定有Fe2+ |
D. |
铁不剩余、铜剩余,溶液中一定有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其中若有11 mol的电子转移,则被还原的物质为 | |
[ ] | |
A. |
1 mol |
B. |
1.1 mol |
C. |
1.2 mol |
D. |
1.3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某稀硝酸能与11.2 g Cu恰好完全反应,等量的此稀硝酸在和Fe反应同样生成NO时,最多消耗Fe为 | |
[ ] | |
A. |
11.2 g |
B. |
10.4 g |
C. |
9.8 g |
D. |
8.4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用下列方法制取氧气 :①KMnO4 受热分解②KClO3 受热分解(用MnO2作催化剂)③2Na2O2+2H2O4NaOH+O2↑,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上述三种方法中所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是 | |
[ ] | |
A. |
3∶2∶1 |
B. |
1∶1∶1 |
C. |
1∶2∶2 |
D. |
2∶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 ] | |
A. |
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
B. |
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
C. |
用两只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
D. |
先将两样品配制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 |
[ ] | |
A. |
FeO与稀HNO3 |
B. |
过量Fe与稀HNO3 |
C. |
FeO与稀盐酸 |
D. |
Fe与CuSO4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