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一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将绿豆大小的三块金属钠分别放入盛有下列液体的烧杯中,说明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放入NaOH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钠放入稀盐酸中,现象是________.主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钠放入CuSO4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一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镁粉和碘粉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但向镁粉和碘粉的混合物中加入几滴水,反应剧烈进行,并产生紫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一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已知由金属钠生成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
①4Na+O22Na2O
②4Na+CO22Na2O+C
③2NaNO2+6Na4Na2O+N2↑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一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铁、铜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请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你还知道其他有铁或铜参加的反应吗?请将你知道的反应填写到横线上.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请指出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铁与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一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已知下列反应:3Fe+8HNO33Fe(NO3)2+2NO↑+4H2O
(1)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_是氧化剂.
(2)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3)当有1 mol HNO3参加反应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一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过滤
B.结晶
C.分液
D.蒸馏
E.萃取分液
F.升华
(1)________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2)________分离饱和氯化钾溶液和沙子的混合物.
(3)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4)________分离酒精(沸点为78.1℃)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5)________用汽油提取碘水中的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一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都会有二氧化碳生成,按要求写出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指明.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
(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一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已知离子反应:+6I-+6H+R-+3I2+3H2O,试根据离子方程式必须“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判断:n=________,R元素在中的化合价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一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已知下列变化过程中,0.2 mol 参加反应时,共转移0.4 mol电子.++H+→RO2+Mn2++H2O
(1)x值为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导学大课堂必修一化学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2
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及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1)上述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反应①和⑤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