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辽宁省营口市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 ] | |
A. |
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
B. |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
C. |
天然气与氧气的反应 |
D. |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未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
[ ] | |
A. |
a为负极、b为正极 |
B. |
a为阳极、b为阴极 |
C. |
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
D. |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宁夏银川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 |
A. |
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
B. |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
C. |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
D. |
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宁夏银川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KMnO4酸性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 |
[ ] | |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除①以外 |
D. |
全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两地三校市示范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若某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装置(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g+2H+2Ag++H2↑,则下列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 |
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 |
B. |
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 |
C. |
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银为该电解池的阳极 |
D. |
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两地三校市示范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题型:013
用铂电极分别电解KCl溶液和K2SO4溶液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是 | |
[ ] | |
A. |
溶液中K+离子浓度都不变 |
B. |
溶液的pH都不变 |
C. |
阳极上都生成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 |
D. |
阴极上都生成可燃的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玉溪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的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④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 |
[ ] | |
A. |
①② |
B. |
仅② |
C. |
②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必修) 题型:013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 | |
A. |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
B. |
油脂在人体中氧化是放热反应 |
C. |
镁与盐酸反应是吸热反应 |
D. |
氢分子(H-H)变成2个H需吸收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五校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B. |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 |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
D. |
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羧基“”,其中有一种区别于其它三种,该物质是 | |
[ ] | |
A. | |
B. | |
C.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