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7期 总第173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13
下列鉴别稀硫酸和浓硫酸的方法中,最简单的是 | |
[ ] | |
A. |
加酚酞溶液 |
B. |
分别与铜片反应 |
C. |
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
D. |
用玻璃棒各蘸一点滴在白纸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7期 总第173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13
浓硫酸在参与下列变化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
[ ] | |
A. |
Cu→CuSO4 |
B. |
C→CO2 |
C. |
CuO→CuSO4 |
D. |
Fe2O3→Fe2(SO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7期 总第173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13
下列反应中, HNO3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
[ ] | |
A. |
H2S+2HNO3S↓+2NO2↑+2H2O |
B. |
CuO+2HNO3Cu(NO3)2+H2O |
C. |
4HNO34NO2↑+O2↑+2H2O |
D. |
3Cu+8HNO33Cu(NO3)2+2NO↑+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7期 总第173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13
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
[ ] | |
A. |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
B. |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C. |
在浓硝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
D. |
可以用铝或铁制容器盛放稀硝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7期 总第173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13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A.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碳化 |
B. |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以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
C. |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钝化铁、铝等金属 |
D. |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氢气等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7期 总第173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13
下列变化能证明硫酸是强酸的事实是 | |
[ ] | |
A. |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B. |
能与磷酸钙反应制磷酸 |
C. |
能与氯化钠反应制氯化氢 |
D. |
能与锌粒反应制氢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7期 总第173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13
下列方法中可以分离 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的是 | |
[ ] | |
A. |
加入 NaOH |
B. |
加入 AgNO3溶液 |
C. |
加热法 |
D. |
加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7期 总第173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13
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 | |
A. |
氨易液化,因此可用作制冷剂 |
B. |
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用水吸收氨时要防止倒吸 |
C. |
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 (不容易分解) |
D. |
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6期 总第172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13
将 20 mL NO和CO2的混合气体缓慢通过足量的Na2O2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变为10 mL.则原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能是(不考虑NO与Na2O2反应,气体体积在相同状态下测定)① 6 mL NO和14 mL CO2② 8 mL NO和12 mL CO2③ 10 mL NO和10 mL CO2④ 12 mL NO和8 mL CO2 | |
[ ] | |
A. |
只有③ |
B. |
只有①② |
C. |
只有①②③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学习周报 化学 人教课标高一版(必修1) 2009-2010学年 第16期 总第172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13
用下列气体充满圆底烧瓶,分别进行喷泉实验.设所用气体均无杂质,且水均充分进入烧瓶.实验后溶液的浓度达到 0.045 mol/L的(设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测得)是① NH3② HCl③ HBr④ NO2 | |
[ ] | |
A. |
只有① |
B. |
只有①② |
C. |
只有①②③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