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1
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 |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
B. |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
C. |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
D. |
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的同时生成0.2 mol 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1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C4H10)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面对该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
B. |
电池的总反应式是:2C4H10+13O28CO2+10H2O |
C. |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
D. |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1
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
B. |
外电路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
C. |
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减小 |
D. |
电解液中移向锌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1
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硅常用以下反应实现: ①Si(s)+3HCl(g)SiHCl3(g)+H2(g)放热反应②SiHCl3(g)+H2(g)Si(s)+3HCl(g)对以上两个反应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
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
B. |
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
C. |
两个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
D. |
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1
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若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常见简单离子的半径:c>b>a |
B. |
原子半径:c>d>b |
C.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a<d |
D. |
a的单质最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1
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
A. |
NaCl Na2SO4 |
B. |
NaCl NaBr Na2SO4 |
C. |
NaCl Na2SO4 I2 |
D. |
NaCl NaI Na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1
下列化合物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 | |
A. |
Fe2S3 |
B. |
Na2S |
C. |
FeBr2 |
D. |
FeC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1
将20 mL NO2和NH3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6NO2+8NH37N2+12H2O.已知参加反应的NO2比NH3少2 mL,则混合气体中n(NO2)与n(NH3)之比为 | |
A. |
3∶2 |
B. |
2∶3 |
C. |
3∶7 |
D. |
3∶4 |
E. |
92∶6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1
下列关于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
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天然单质硅叫硅石 |
B. |
晶体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硬度也很大 |
C. |
常温下硅很稳定,不能跟强酸、强碱反应 |
D. |
含硅的钢具有良好的导磁性和耐酸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21
下列溶液可以盛放在玻璃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 |
A. |
硅酸钠溶液 |
B. |
氢氟酸 |
C. |
氢氧化钠溶液 |
D. |
氯化钠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