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非常讲解·教材全解全析 高中化学 必修1 (山东版) 山东版 题型:021
已知2FeSO4Fe2O3+SO2↑+SO3↑,把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 | |
A. |
产生BaSO4和BaSO3两种沉淀 |
B. |
产生BaSO4沉淀,SO2从溶液中逸出 |
C. |
产生BaSO4沉淀,无SO2气体逸出 |
D. |
产生沉淀含BaSO4,并有HCl气体逸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非常讲解·教材全解全析 高中化学 必修1 (山东版) 山东版 题型:02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
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H+H2O+CO2↑ |
B. |
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 |
C. |
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NH3·H2O+H++H2O |
D. |
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H2O+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非常讲解·教材全解全析 高中化学 必修1 (山东版) 山东版 题型:021
五只烧杯中都盛有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是 ①镁粉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镁 ④碳酸镁 ⑤硫化镁 | |
A. |
①⑤ |
B. |
①② |
C. |
②④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非常讲解·教材全解全析 高中化学 必修1 (山东版) 山东版 题型:021
有一瓶亚硫酸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
Na2SO3已部分氧化 |
B. |
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一定含有硫酸钡 |
C. |
加入硝酸后不溶的沉淀一定是硫酸钡 |
D. |
此实验不能确定亚硫酸钠是否部分被氧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非常讲解·教材全解全析 高中化学 必修1 (山东版) 山东版 题型:021
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除去方法正确的是 | |
A. |
通过AgNO3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溴化钠 |
B. |
通过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氯气和水蒸气 |
C. |
通过Na2CO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
D. |
通过红热的铜屑除去氯化氢中混有的氯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非常讲解·教材全解全析 高中化学 必修1 (山东版) 山东版 题型:021
10 g含杂质的Ca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1 mol CO2,则其中的杂质可能是 | |
A. |
KHCO3和MgCO3 |
B. |
K2CO3和SiO2 |
C. |
MgCO3和SiO2 |
D. |
Ca(H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非常讲解·教材全解全析 高中化学 必修1 (山东版) 山东版 题型:021
在100 mL 0.10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 mL溶有2.08 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 mL溶有0.010 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
B. |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
C. |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
D. |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非常讲解·教材全解全析 高中化学 必修1 (山东版) 山东版 题型:021
Ba2+是对人体有剧毒的物质.而医疗上却用BaSO4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造影),俗称“钡餐”透视.碳酸钡不可能作“钡餐”使用,这是因为 | |
A. |
硫酸钡不溶于水,碳酸钡溶于水 |
B. |
硫酸钡溶于水,碳酸钡不溶于水 |
C. |
硫酸钡是强酸盐,碳酸钡是弱酸盐 |
D. |
硫酸钡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酸,碳酸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非常讲解·教材全解全析 高中化学 必修1 (山东版) 山东版 题型:021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3+→Fe2+;→Mn2+;Cl2→Cl-;HNO2→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
A. |
Fe3+ |
B. | |
C. |
Cl2 |
D. |
HN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非常讲解·教材全解全析 高中化学 必修1 (山东版) 山东版 题型:021
铜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质量减小,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产生,此盐应是 | |
A. |
KCl |
B. |
K2SO4 |
C. |
KNO3 |
D. |
K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