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志鸿系列全优设计必修一化学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21
有关下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2H2S+SO23S↓+2H2O;②S+2H2SO4(浓)3SO2↑+2H2O;③3S+6KOH2K2S+K2SO3+3H2O | |
A. |
反应①说明SO2能与酸反应,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
B. |
反应②改用稀H2SO4,则能放出H2 |
C. |
反应②和③说明S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 |
D. |
反应③说明S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志鸿系列全优设计必修一化学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21
常温常压下,将盛有20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水面上升至一定位置后不再变化,此时还有3 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的NO2的体积是 | |
A. |
17.8 mL |
B. |
14.8 mL |
C. |
13.6 mL |
D. |
12.4 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志鸿系列全优设计必修一化学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21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
A. |
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
B. |
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
C. |
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
D. |
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志鸿系列全优设计必修一化学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21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
B. |
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
C. |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
D. |
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志鸿系列全优设计必修一化学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21
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 mol·L-1的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________ ① ②Fe3+ ③H+ ④NO ⑤NO2 | |
A. |
只有① |
B. |
只有①⑤ |
C. |
只有②④⑤ |
D. |
①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志鸿系列全优设计必修一化学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21
工业以上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 |
A. |
70.0% |
B. |
69.5% |
C. |
63.6% |
D. |
5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志鸿系列全优设计必修一化学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21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 |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
B. |
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
C. |
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
D. |
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志鸿系列全优设计必修一化学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21
下列装置中间的试管收集浓硝酸和铜反应所生成的气体,最终可使收到的气体中空气的含量最少的是 | |
A. | |
B. | |
C.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志鸿系列全优设计必修一化学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21
38.4 mg铜跟适量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收集到气体22.4 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
A. |
1.0×10-3 mol |
B. |
1.6×10-3 mol |
C. |
2.2×10-3 mol |
D. |
2.4×10-3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志鸿系列全优设计必修一化学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21
单质跟浓HNO3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为: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 ②反应生成最高价含氧酸 ③单质呈钝态 ④不发生反应.符合上述情况的单质组是 | |
A. |
Cu、Si、Zn、Au |
B. |
Ag、P、Al、Pt |
C. |
Fe、C、Pb、Hg |
D. |
Cu、S、Fe、A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