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2315  92323  92329  92333  92339  92341  92345  92351  92353  92359  92365  92369  92371  92375  92381  92383  92389  92393  92395  92399  92401  92405  92407  92409  92410  92411  92413  92414  92415  92417  92419  92423  92425  92429  92431  92435  92441  92443  92449  92453  92455  92459  92465  92471  92473  92479  92483  92485  92491  92495  92501  92509  203614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58

在室温下,把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对此,甲、乙两位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甲认为这是铜在浓硫酸里发生了象铁在浓硫酸一样的钝化现象;乙认为铜片与浓硫酸在室温下反应速率太慢,因而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以评价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58

某研究人员应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从物质的性质与环境保护要求等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明显的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________.请在图的D处画图表明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58

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试样中Na2O2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 mol/L盐酸和蒸馏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在实验中Na2O2和Na2O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________.

(3)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写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58

有一无色气体混合物,估计其中含SO2和CO2.有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个实验方案:方案Ⅰ:将无色气体依次缓慢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品红溶液.结果石灰水变浑浊、品红溶液褪色.证明原无色气体混合物中既含有SO2又含有CO2

方案Ⅱ:将无色气体依次缓慢通入溴水、澄清石灰水.结果溴水褪色、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无色气体混合物中既含有SO2又含有CO2

方案Ⅲ:将无色气体依次缓慢通入品红试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结果品红溶液褪色、KMnO4溶液颜色变浅、品红试液不褪色、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无色气体混合物中既含有SO2又含有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个实验方案中,能证明原无色气体中既有SO2,又含有CO2的是________,简述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有一位同学经过思考以后,设计了一个只用酸性KMnO4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也能证明无色气体混合物中一定既有SO2又含有CO2的实验方案,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请你来描述这个实验方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高考总复习全解 化学 一轮复习·必修课程 (人教实验版) 人教实验版 题型:058

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浓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

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58

有机玻璃具有广泛而又重要的应用,硬质隐形跟镜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有机玻璃.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简式是

(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不能具有的性质是

A.

热固性

B.

热塑性

C.

易燃烧

D.

易溶于水

E.

易溶于有机溶剂

(2)

直接生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低分子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3)

目前大量使用的隐形眼镜是软质隐形眼镜,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是制造软质隐形眼镜最常用的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分子的结构单元上只有一个甲基,参考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简式写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结构简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58

为了确定乙醇分子的结构式是CH3-O-CH3还是CH3CH2OH,实验室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乙醇与钠反应(放热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数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氢气体积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化”).

(3)请指出能使该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58

拟用图所示的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加入的试剂).

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的干燥、纯净的气体是________.

(2)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气体,说明理由(可以不填满)

①气体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②气体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③气体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④气体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58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乙醇分子断键只失去两个氢原子,生成的新有机化合物可能有(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一定填满).

根据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提供的试剂、仪器,实现上述某一种转化,并验证该转化后的有机化合物.

试剂:无水乙醇、光亮的铜丝、NaOH溶液、CuSO4溶液.

仪器:试管、试管夹、镊子、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

(1)乙醇的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是

③乙醇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物的验证

①决定该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官能团的结构式是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

②已知,结构相似的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试利用这一原理验证由乙醇转化成的有机化合物:首先配制试剂(写试剂的名称)________,然后将该试剂与被验证的有机化合物混合,并加热至沸腾,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 高中化学必修2(配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实验教科书 题型:058

如图1所示,将浸透了石蜡油(17个碳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石棉放在硬质玻璃管的底部,试管中键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

(1)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后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下层无色水状液体.

(2)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溴水也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中矿渣棉的作用是________,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

(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机化合物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

(3)溴水褪色,有机化合物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还能观察到的其他现象是________.

(4)若将生成的气体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收集、检验,浸入水中的试管里形成的油状液体,另一试管内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按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石蜡油裂化的实验,从实验安全性的角度来说,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5)假设石蜡油中的某种烃的化学式是C18H38,它发生裂化反应生成癸烷和烃A,癸烷又发生裂化反应生成了己烷和烃B,己烷又发生裂化反应生成了丁烷和烃C.写出上述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