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022
固体W是一种不含结晶水的晶体,它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A、C是单质,B是氮的一种氧化物.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W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W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将盛有B与C的混合气体20mL的试管倒置于水中,液面不断上升,最终试管内剩余气体5mL,则混合气体中B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或____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将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投入黄色的溶液乙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反应,根据下列变化填空:
(1)甲是_______,乙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混合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3)气体B是_______,蓝色溶液是________.
(4)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用一种试剂鉴别浓硝酸、浓硫酸和稀硝酸、稀硫酸,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有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工业生产上溶解金属铜常用稀________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溶解金属铂则必须用________,此溶液的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混合物,其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纯净的硝酸是无色的液体,但放置日久的浓硝酸往往呈黄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因此保存浓硝酸应置于____________内,并在__________处存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将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写在空白处:
(1)敞口放置时质量增加._______________
(2)把晶体放入浓
中时,变白色._______________
(3)锌粒放入稀中时,有气体放出.________
(4)把木屑放入浓中时,变黑,加热时,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指出在下列实验事实或实验现象中,硫酸所表现的性质:
(1)工业上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浓硫酸: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____________;
(3)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浓度变小:____________;
(4)浓硫酸与甲酸(HCOOH)共热可制取一氧化碳:____________;
(5)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由蓝变白:____________;
(6)浓硫酸与铜反应制取硫酸铜:____________;
(7)浓硫酸与食盐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____________;
(8)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变黑: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常温下,有一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HCl、NO、
、
、
、
、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组成,取此混合气体200mL进行实验.
(1)将此气体通过浓,体积减小40mL.
(2)剩余气体通过足量的固体,体积又减40mL.
(3)剩余气体为无色,引燃后冷却至常温,体积又减少105mL.
(4)最后剩余气体为15mL,经分析知道其中氧气的体积占1/3.
则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一定含______________,其体积分别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022
两种无机盐A和B,式量都为120.为确定A和B,进行如下验:①取少许A和B分别溶于水制成溶液;②取适量两种溶液混合加热,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③取适量两种溶液分别加入溶液,A溶液无明显现象,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取适量两种溶液分别加入
溶液,均有白色沉淀析出.
(1)推断A、B两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②④两步实验的离子方程式:
②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