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模块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 ] | |
A. |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后变浑浊,一定有CO |
B. |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
C. |
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
D. |
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模块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物质在酒精灯加热时不发生分解的是 | |
[ ] | |
A. |
NaHCO3 |
B. |
KMnO4 |
C. |
HNO3 |
D. |
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模块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
[ ] | |
A. |
SiO2→H2SiO3 |
B. |
S→SO3 |
C. |
N2→NO2 |
D. |
Cl2→FeC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模块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 |
A. |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研究物质的结构,常利用模型、假说等方法 |
B. |
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C. |
单晶硅应用广泛,常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
D. |
三位美日科学家因分别研究“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300 mL 2 mol·L-1硝酸与一定量的铝镁铁合金反应生成3.36 L NO(标准状况)和铁盐、铝盐、镁盐等,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 mol·L-1的NaOH溶液,使铝镁铁元素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是 | |
[ ] | |
A. |
150 mL |
B. |
200 mL |
C. |
450 mL |
D. |
无法计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各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表示的原子序数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合的是 | |
[ ] | |
A. |
|
B. |
|
C. |
|
D.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均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A. |
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
B. |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多 |
C. |
X的离子半径比Y的大 |
D. |
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元素的最高正价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 |
元素周期表的第8、9、10三纵列合称Ⅷ族,Ⅷ族是元素周期表所有族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 |
B. |
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副族包含过渡元素和Ⅷ族 |
C. |
金、银、铜、铁、钠五种金属元素中,只有钠属于主族元素 |
D. |
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 ] | |
A. |
用氨水吸收少量SO2气体:2NH3·H2O+SO2=2NH |
B. |
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 |
C. |
NH4HCO3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NH |
D. |
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 |
酸雨样品露天放置一段时间,酸性增强,是由于雨水所含成分被氧化的原因 |
B. |
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C. |
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 |
D. |
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比铝原子少,故钠的金属性应弱于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