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30分钟限时训练:专题18 氯及其化合物 题型:013
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盐酸 ⑤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 |
[ ] | |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③⑤ |
C. |
③⑤ |
D. |
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30分钟限时训练:专题18 氯及其化合物 题型:013
鉴别Cl-、Br-、I-三种离子,不宜选用的试剂组是 | |
[ ] | |
A. |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B. |
溴水和淀粉溶液 |
C. |
氯水和CCl4溶液 |
D. |
氯水和淀粉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30分钟限时训练:专题18 氯及其化合物 题型:0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 |
A. |
碘易升华,应该密封保存 |
B. |
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深棕色细口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
C. |
酒精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酒精把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 |
D. |
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将NH4Cl与碘的混合物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30分钟限时训练:专题18 氯及其化合物 题型:013
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有些小商贩用自来水充当纯净水出售.下列试剂中可用来辨别纯净水真伪的是 | |
[ ] | |
A. |
酚酞试液 |
B. |
氯化钡溶液 |
C. |
氢氧化钠溶液 |
D. |
硝酸银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30分钟限时训练:专题18 氯及其化合物 题型: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 | |
[ ] | |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③ |
D. |
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30分钟限时训练:专题15 铝及化合物 题型:013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
[ ] | |
A. |
Al |
B. |
Al(OH)3 |
C. |
AlCl3 |
D. |
Al2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30分钟限时训练:专题15 铝及化合物 题型:013
把铝粉和氧化亚铁粉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后,再与足量盐酸起反应;另一份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是 | |
[ ] | |
A. |
10∶1 |
B. |
2∶3 |
C. |
3∶2 |
D. |
28∶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30分钟限时训练:专题15 铝及化合物 题型:013
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 mL 2 mol/L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 |
[ ] | |
A. |
5.1 g |
B. |
10.2 g |
C. |
13.6 g |
D. |
15.3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30分钟限时训练:专题15 铝及化合物 题型:013
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 |
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
B. |
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 |
C. |
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 |
D. |
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高考化学总复习30分钟限时训练:专题15 铝及化合物 题型:013
下列操作所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
[ ] | |
A. |
将一块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与过量的浓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取澄清溶液将其蒸干,得纯净的NaAlO2固体 |
B. |
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Cl3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加热灼烧去掉水分,可得纯净的Al(OH)3固体 |
C. |
把铝块与适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可得AlCl3固体 |
D. |
把AlCl3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去掉水分可得Al2O3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