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段测评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 |
分子式为C4H9Cl的有机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B. |
乙酸和乙醇都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
C. |
淀粉、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D. |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段测评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
[ ] | |
A. |
F2、Na、H2O |
B. |
S、K、HCl |
C. |
C、SO2、H2 |
D. |
NO2、NH3、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段测评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与足量的NaO2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 |
[ ] | |
A. |
C6H12O6 |
B. |
H2C2O4 |
C. |
C12H22O11 |
D. |
C2H5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段测评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SO2的过程中,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 |
[ ] | |
A. |
Ba(OH)2 |
B. |
Ba(NO3)2 |
C. |
Na2S |
D. |
Ba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段测评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 |
[ ] | |
A. |
酸性 |
B. |
脱水性 |
C. |
强氧化性 |
D. |
吸水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段测评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
[ ] | |
A. |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B. |
CCL*的电子式: |
C. |
质量数为14的氮原子:14N |
D. |
淀粉的分子式:(C6H10O5)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段测评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对于物质的量相同的CH4和N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 |
A. |
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 |
B. |
可能具有相同的体积 |
C. |
一定具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
D. |
-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段测评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 |
[ ] | |
A. |
②③ |
B. |
②⑤ |
C. |
①②④ |
D. |
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A. |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
B. |
上述反应中消耗62 g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
C. |
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
D. |
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A. |
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
B. |
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
C. |
欲配制1.00 L,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
D. |
电解58.5 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 L氯气(标准状况)、23.0 g金属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