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化学试题 题型:013
如图所示,图像表示某一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 | |
A. |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B. |
该反应的焓变为ΔH=-(E2-E1) |
C. |
曲线b相对曲线a来说,改变的条件只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
D. |
该反应的反应发生条件一定是加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化学试题 题型:013
2011年7月19日,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和来自中国武汉大学访问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合作开发钠离子充电电池,研究人员采用廉价的钠离子同时使用纳米氧化锰和锂材料作电极制作出了钠离子充电电池,其工作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 | |
A. |
放电时A极作正极 |
B. |
放电时Na+向负极移动 |
C. |
充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D. |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 ] | |
A. |
明矾可以净水:Al3++3H2O |
B. |
少量小苏打溶液滴人Ba(OH)2溶液中:HCO-3+Ba2++OH- |
C. |
硫氢化钠发生水解:HS-+H2O |
D. |
用少量氨水吸收SO2气体:SO2+2NH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化学试题 题型:013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出现了核泄漏事故,引发全世界对核能安全利用的担忧.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 | |
A. |
核能虽然属于清洁能源,但消耗铀等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
B. |
氢能是最干净的一级能源,具有热量值高、资源丰富的优点 |
C. |
生物质能属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 |
D. |
车用乙醇汽油有提高燃油品质、减少污染物排放、燃烧充分等优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 ] | |
A. |
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
B. |
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以免污染空气 |
C. |
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
D. |
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滴在管外的棉球,可以判断氯气是否被完全吸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已知A、B为单质,甲、乙为化合物,且A与甲的水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A+甲→B+乙,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 ] | |
A. |
若A是金属,则B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
B. |
若A是非金属,则B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
C. |
若甲是酸,则A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
D. |
若甲是盐,则A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甲、乙、丙、丁分别是NaOH、MgCl2、FeSO4、Na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将丁溶液分别滴入甲、丙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则乙物质是 | |
[ ] | |
A. |
NaOH |
B. |
MgCl2 |
C. |
FeSO4 |
D. |
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 |
[ ] | |
A. |
a=b |
B. |
a=2b |
C. |
2a=b |
D. |
a=5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在某未知溶液中再溶解一定量的CH3COONa晶体,测得c(Na+)与c(CH3COO-)几乎相等,则原未知溶液可能是 | |
[ ] | |
A. |
HCl溶液 |
B. |
NaOH溶液 |
C. |
KCl溶液 |
D. |
K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2002年,科学家获得了非常罕见的Fe-45原子,又使用特制的测量仪器观测到,这种Fe-45原子发生衰变时放出两个质子.以下关于2645Fe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 |
该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3 |
B. |
科学家们获得了一种新元素 |
C. |
26 45Fe与2656Fe化学性质相同 |
D. |
这种铁原子衰变放出两个质子后成为2643F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