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增城市2007届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对下列各种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判断合理的是 | |
[ ] | |
A. |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中可能含:K+、Na+、Ca2+、HCO |
B. |
某溶液,加铝粉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可能含:K+、Na+、H+、NO |
C. |
在c(H+)=10-14mol/L的溶液中可能含:Na+、A1O |
D. |
向无色溶液中加氯水变橙色,溶液中可能含:S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增城市2007届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大黑点表示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的“原子实”(指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小黑点表示没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其中分子结构图与化学式关系错误的是 | |
[ ] | |
A. |
|
B. |
|
C. |
|
D.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枣庄市二OO七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 | |
[ ] | |
A. |
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
B. |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AlN,N2得到3mol电子 |
C. |
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
D. |
AlN易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枣庄市二OO七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各种环境下的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 |
[ ] | |
A. |
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
B. |
强碱性溶液中:Na+、K+、[Al(OH)4]-、CO32- |
C. |
中性溶液中:Na+、Ca2+、Cl-、SO42- |
D. |
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SO32-、HCO3-、Na+、K+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枣庄市二OO七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 |
[ ] | |
A. |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SUP>+2OH?/SUP>=Zn(OH)2 |
B. |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SUP>+5OH?/SUP>=FeO |
C. |
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 |
D. |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枣庄市二OO七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 ] | |
A. |
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
B. |
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以免污染空气 C.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滴在管外的棉球,可以判断氯气是否被完全吸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枣庄市二OO七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2002年瑞典科学家发现,某些高温油炸含有一定量的丙烯酰胺 | |
[ ] | |
A. |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 |
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
C. |
只有4种同分异构体 |
D. |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枣庄市二OO七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 |
[ ] | |
A. |
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l- |
B. |
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入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推断该溶液中含有NH4+ |
D. |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可推测溶液中含有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枣庄市二OO七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下列解析中,不科学的是 | |
[ ] | |
A. |
“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Ca(HCO3)2 的缘故 |
B. |
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的缘故 |
C. |
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地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地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
D. |
“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枣庄市二OO七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13
已知1~18号元素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 ] | |
A. |
质子数:c>d |
B. |
离子的还原性:Y2->Z- |
C. |
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
D. |
原子半径:X<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