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高三化学试卷 题型:013
下列四种晶体代表物的性质表述中,错误的是 | |
[ ] | |
A. |
汞在固态和液态时都能导电 |
B. |
硫酸在固态和熔融态时都不能导电 |
C. |
二氧化硅在固态和熔融态时都不能导电 |
D. |
氢氧化钠在固态和熔融态时都能导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高三化学试卷 题型:01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 | |
A. |
金刚石、石墨、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
B. |
淀粉(C6H10O5)n和纤维素(C6H10O5)n既是高分子化合物又是同分异构体 |
C. |
CH3(CH2)3CH=CH2和C6H12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
D. |
目前人们发现了113种元素,但发现的原子种类数已大大超过了113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高三化学试卷 题型:01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 | |
A. |
1molH2与0.5mol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
B. |
0.5molBa(OH)2与0.5molH2SO4完全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
C. |
△H>0表示吸热反应,△H<0表示放热反应 |
D. |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高三化学试卷 题型:013
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达式错误的是 | |
[ ] | |
A. |
甲醛的结构式 |
B. |
乙烷的结构简式 CH3CH3 |
C. |
葡萄糖的分子式 CH2OH(CHOH)4CHO |
D. |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高三化学试卷 题型:0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 |
A. |
血液中的血细胞直径在1~100nm之间,所以血液是胶体 |
B. |
糖类是具有甜味的物质 |
C. |
碘和干冰升华时,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属于同一类型 |
D. |
氯化铵的水解反应可看作是盐酸与氨水反应的逆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遵义县200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题型:013
将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且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
[ ] | |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遵义县200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题型:0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为 | |
[ ] | |
A. |
向FeBr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到Br-恰好完全氧化:Cl2+2Br-==2Cl-+Br2 |
B. |
向NaHSO4溶液中逐渐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H++Ba2++OH-==BaSO4↓+H2O |
C. |
向明矾溶液中逐渐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
D. |
将过量的H2S气体通入到FeCl3溶液中:2Fe3++3H2S==2FeS↓+S↓+6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遵义县200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题型:013
某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加入铝粉产生氢气.在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为 | |
[ ] | |
A. |
Mg2+ K+ NO3- SO42- |
B. |
AlO2- NH4+ Na+ Br- |
C. |
SO42- Na+ AlO2- Cl- |
D. |
K+ I- Fe3+ 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遵义县200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题型:013
有一个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XO3?/SUP>+6H+==3X2+3H2O,据此判断;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 |
[ ] | |
A. |
+1 |
B. |
+4 |
C. |
+5 |
D. |
+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遵义县2007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 题型:013
清晨,宋树林中的空气格外清新,是因为有极少量的氧气能够变成臭氧(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2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为 | |
[ ] | |
A. |
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
B. |
产生的臭氧可以填补“臭氧空洞” |
C. |
这是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 |
D. |
产生的臭氧和氧气互为同位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