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英德中学2007届高三化学第二复习专题强化训练2 题型:02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1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3NA |
B. |
在20℃,1.01×105Pa 时,2.8 g C2H4和CO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气体分子数为0.1NA |
C. |
7.8 g Na2O2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1NA,与足量水反应时电子转移了0.1NA |
D. |
1 mol氧单质含有的原子数是1 mol氖气含有的原子数的两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英德中学2007届高三化学第二复习专题强化训练2 题型:021
20℃时,将a g硝酸钾溶于b g水中,恰好形成V mL饱和溶液.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
A. |
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KNO3)= |
B. |
该溶液的质量分数ω(KNO3)= |
C. |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S= |
D. |
该溶液的密度ρ=(a+b)/V g/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英德中学2007届高三化学第二复习专题强化训练2 题型:021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1 mol/L氨水中,NH3·H2O的分子数小于6.02×1023 |
B. |
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6.02×1023 |
C. |
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体结构,31 g白磷中含有P-P键个数为6×6.02×1023 |
D. |
20 g重水(2H216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6.02×10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英德中学2007届高三化学第二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 题型:021
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
C(s)+1/2O2(g)=CO(g);△H=-393.5 kJ/mol |
B. |
2H2(g)+O2(g)=2H2O(l);△H=-571.6 kJ/mol |
C. |
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
D. |
1/2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英德中学2007届高三化学第二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 题型:02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 |
小苏打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
B. |
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
C. |
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
D. |
明矾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Ba2+恰好完全沉淀: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英德中学2007届高三化学第二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 题型:021
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6Na2FeO2+NaNO2+5H2O=3Na2FeO4+NH3↑+7NaOH ③Na2FeO2+Na2FeO4+2H2O=Fe3O4+4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 |
B. |
该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 |
C. |
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5.6 g Fe参加反应转移0.8 mol电子 |
D. |
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NaN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英德中学2007届高三化学第二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 题型:02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
电解饱和食盐水:2C1-+2H2O |
B. |
用食醋溶解热水瓶中的水垢:CaCO3+2H+=Ca2++H2O+CO2↑ |
C. |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OH-=SiO32-+H2O |
D. |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 NH3·H2O=AlO2-+4 NH4++2 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英德中学2007届高三化学第二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 题型:021
在室温下,某溶液中由H2O | |
A. |
HCO3-、Al3+、H+、SO42- |
B. |
SiO32-、ClO-、Na+、K+ |
C. |
Cu2+、Cl-、NO3-、K+ |
D. |
I-、Fe3+、SCN-、N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英德中学2007届高三化学第二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 题型:021
有关反应:4Al+3TiO2+3C=2Al2O3+3Ti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Al是还原剂,TiC是氧化产物 |
B. |
TiO2是氧化剂,TiC是还原产物 |
C. |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4 |
D. |
生成1 mol TiC转移4 mol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如东县2007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一) 题型:021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 | |
A. |
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
B. |
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
C. |
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
D. |
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Q<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