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天利38套《2008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大纲版)》、化学 大纲版 题型:022
21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是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新研制的某汽油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为: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气,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作电解质,它在高温下传导O2-离子.填写下列空白.
(1)汽油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比汽油在发动机里燃烧产生动力的能量转化率________(填“高”或“低”).
(2)若用丁烷(C4H10)代表汽油,则该燃料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入空气的电极为___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汽油燃料电池的不足之处是汽油被氧化不完全,产生的________可能堵塞气体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利38套《2008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大纲版)》、化学 大纲版 题型:022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同主族,A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D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填写下列空白.
(1)微粒半径比较:A-________B+(填“>”“=”或“<”).
(2)A与D能组成化合物A2D和A2D2.A2D的沸点比D同主族其他元素与A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高,原因是________;A2D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已知:ⅰ.3Mg+N2Mg3N2;
ⅱ.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些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相邻左上方或右下方的另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①C构成的单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②B构成的单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利38套《2008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大纲版)》、化学 大纲版 题型:022
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2 mol B,发生如下反应:
A(g)+2B(g)C(s)+3D(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D的浓度为1.4 mol/L.
(1)若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则逆反应的速率________;容器中D的浓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温度升高,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则正反应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8 mol C,3.5 mol D,若使D的浓度仍为1.4 mol/L,则容器体积取值范围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利38套《2008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大纲版)》、化学 大纲版 题型:022
由中国科研人员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金丝桃素对人工感染的H5N1亚型禽流感家禽活体具有100%的治愈率.根据下面金丝桃素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金丝桃素能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得A和B,B为芳香族化合物,写出B的结构简式:
B: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室温下,B用稀盐酸酸化得C,下列物质中不能和C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浓H2SO4和HNO3的混合液 ②H2(催化剂加热) ③CH3CH2CH2CH3 ④Na ⑤O2(催化剂加热) ⑥Na2CO3溶液
(3)写出两分子C与浓H2SO4共热,生成八元环状物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利38套《2008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大纲版)》、化学 大纲版 题型:022
已知B、D为常见金属单质,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F为黑色晶体.根据下列框图所示,试回答:
(1)写出化学式:H________、L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________;
(3)反应②的发生,工业上采取常压操作,理由是________,对于反应③,工业上采取的操作不是使K直接与H反应,而是采用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利38套《2008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大纲版)》、化学 大纲版 题型:022
A~L所代表的各物质是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物质,已知B、J是单质,A是化合物;E的溶液遇到KSCN溶液变成红色.A~L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未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请回答:
(1)B和A的浓溶液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而常温下反应难以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
(2)写出F和G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G:________;
G→F:________.
(3)写出E→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L转化成I的现象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利38套《2008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大纲版)》、化学 大纲版 题型:022
A、B、C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和C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的原子序数的3倍,B和C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元素的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由A和B形成的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
(3)B离子半径(填“<”或“>”)________C离子半径,B离子的氧化性比C离子的氧化性________(填“强”或“弱”),B和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化合物X由元素A、B、C组成,写出X的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利38套《2008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大纲版)》、化学 大纲版 题型:022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4.将0.1 mol A充分燃烧后,将产物依次通入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增重7.2 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17.6 g.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A能与钠反应,也能与碳酸氢钠反应.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3)A与浓硫酸共热可生成一种由五个原子构成的环状化合物B.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A与浓硫酸共热还可以生成一种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合物C.写出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利用C可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5)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E,经测定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CH3,两个-CH-;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现象.写出E与Ag(NH3)2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利38套《2008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大纲版)》、化学 大纲版 题型:022
现有四瓶丢失标签的NaOH、Na2CO3、AlCl3、NH4HSO4溶液,为鉴别四瓶溶液,将四瓶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经略去):
请回答:
(1)Y、Z的化学式分别为:Y________;Z________.
X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D溶液pH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请写出C与过量B反应(加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利38套《2008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大纲版)》、化学 大纲版 题型:022
A、B、C、D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单质.
(1)已知在空气中A约占21%、C约占78%(均为体积分数);D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170 g/L.
分别写出A、C、D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SO2通入D的水溶液中,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B与A、C、D化合分别生成甲、乙、丙.已知甲、乙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与Na+相同;乙与丙可化合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
甲、乙的化学式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的电子式是:________.
(3)乙可以发生如图所示一系列转化(无关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
单质A与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Z的稀溶液与过量铁粉反应,当反应中有1.806×1024个电子转移时,被还原的Z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4)将B、C按体积比为3∶1混合分别装入盛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容积相同),若反应过程中容器Ⅰ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容器Ⅱ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当反应达平衡时,容器Ⅰ内气体的密度________容器Ⅱ内气体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
在容器Ⅰ中,当反应达平衡时容积变为起始时的,则C的转化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