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5704  95712  95718  95722  95728  95730  95734  95740  95742  95748  95754  95758  95760  95764  95770  95772  95778  95782  95784  95788  95790  95794  95796  95798  95799  95800  95802  95803  95804  95806  95808  95812  95814  95818  95820  95824  95830  95832  95838  95842  95844  95848  95854  95860  95862  95868  95872  95874  95880  95884  95890  95898  203614 

科目: 来源: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题型:058

实验推断题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

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

Y是________,Z是________,W是________;

(3)

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________.

试题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化学 题型:058

实验题

苯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Mn2O3氧化甲苯的反应需要不断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2)

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________.

(3)

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Ⅰ是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

(5)

实验中发现,反应时间不同苯甲醛的产率也不同(数据见下表).

请结合苯甲醛的结构,分析当反应时间过长时,苯甲醛产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化学 题型:058

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下列方案进行“由含铁废铝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

步骤1:取一定量含铁废铝,加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

步骤2: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的pH=8~9,静置、过滤、洗涤.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步骤4:将得到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上述实验中的过滤操作需要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2)

步骤1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

(3)

当步骤2中的溶液pH=8~9时,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

(4)

步骤2中溶液的pH控制较难操作,可改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黄冈中学、襄樊五中2007届高三年级11月联考、化学试题 题型:058

用固体NaOH配制250mL0.5mol·L-1NaOH溶液:

(1)

在下列仪器中:①托盘天平(带砝码盒):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漏斗;⑥500mL容量瓶;⑦药匙;⑧250mL容量瓶;⑨胶头滴管;⑩坩埚.

A、配制过程中必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写代号,全对得1分);

B、容量瓶使用前应________,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中使用前和容量瓶使用有相同操作的不同类玻璃仪器还有: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操作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填写代号,每选对一个得1分,选错倒扣分)

①称取固体NaOH时未用小烧杯

②没有用水冲洗烧杯2~3次

③定容时,俯视液面使与刻度相切

④溶液配好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相切

⑤将未冷却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后,马上定容

⑥样品中混有Na2O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横车高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058

碱式碳酸镁有多种不同的组成,如:Mg2(OH)2CO3、Mg4(OH)2(CO3)3、Mg5(OH)2(CO3)4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确定某种碱式碳酸镁的组成,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E处干燥管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

②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mlg,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为m2g,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m3g.

③打开活塞________,关闭________,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关闭活塞________,打开_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待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称得洗气瓶C的质量为m4g:U型管D的质量为m5g.

实验测得数据如下:ml=31g,m2=87.6g,m3=74.7g,m4=89.4g,m5=87.9g.

计算推导: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

关于该实验方案,以下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实验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用实验确定某酸HB的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B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即可证明HB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B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B是弱电解质

(1)

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_____

(2)

甲方案中,说明HB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_____1(选填>、<、=)乙方案中,说明HB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_____(多选扣分)

A、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B、装HB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3)

请你评价:乙方案中两个难以实现之处________

(4)

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达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实验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从废液FeCl3、FeCl2、CuCl2中回收Cu,同学们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1: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向铁、铜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后得到铜上述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这些反应所涉及的四种阳离子的氧化性顺序由大到小为________

方案2:采取电解的方法

电解液用加入足量盐酸的FeCl3yc、FeCl2、CuCl2废液(将pH调到1)

纯铜做________极,观察到________现象时停止电解,这时所要回收的Cu已镀在纯铜电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若有多个电极反应,请按照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全部写出)

阳极:________

阴极:________

方案2得到的Cu直接镀在纯铜的电极上,操作上比方案1的做两次过滤方便但方案2比方案1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__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玉田一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新课标 人教版 人教版 新课标 题型:058

某学生欲配制6.0mol·L-1的H2SO4溶液,实验室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①240mL1.0mol·L-1的硫酸;②150mL25%的硫酸(ρ=1.18g·mL-1);③足量的18mol·L-1的硫酸.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250mL、500mL、1000mL.老师要求把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③来补充.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保留1位小数)

(2)

配制该硫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________mL.

(3)

配制时,该同学操作顺序如下,并将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将①、②两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mol·L-1的浓硫酸________mL,沿玻璃棒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并用玻璃棒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

D.________

E.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F.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4)

如果省略操作D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

进行操作C前还需注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献县第三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58

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

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

(2)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

(3)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和风中学2007届高三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058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下列方案进行“由含铁废铝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

步骤1:取一定量含铁废铝,加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

步骤2: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的pH=8~9,静置、过滤、洗涤.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

步骤4:将得到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上述实验中的过滤操作需要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2)

步骤1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

(3)

当步骤2中的溶液pH=8~9时,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

(4)

步骤2中溶液的pH控制较难操作,可改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