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5719  95727  95733  95737  95743  95745  95749  95755  95757  95763  95769  95773  95775  95779  95785  95787  95793  95797  95799  95803  95805  95809  95811  95813  95814  95815  95817  95818  95819  95821  95823  95827  95829  95833  95835  95839  95845  95847  95853  95857  95859  95863  95869  95875  95877  95883  95887  95889  95895  95899  95905  95913  203614 

科目: 来源:新课标2007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山东卷) 题型:058

一位同学配制的如下四瓶溶液忘记了贴标签:NaCl(0.1 mol·L-1)、HCl(0.1 mol·L-1)、NaOH(0.1 mol·L-1)、酚酞溶液(0.1%).这位同学将四瓶溶液编号为A、B、C、D,他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如下.请帮助他进行推断.

(1)

各取溶液少许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如表所示:

推断结论:________.

(2)

取红色混合溶液少许,不断滴入A溶液,溶液的红色褪去;另取红色混合溶液少许,不断滴入B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

推断结论:________.

(3)

取A溶液2 mL,滴入3滴C溶液,再加入D溶液4 mL,在这个过程中无明显颜色变化.

推断结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2007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山东卷) 题型:058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以下问题:

(1)

在大试管中先加入3 mL________,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 mL________和2 mL乙酸,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几粒碎瓷片.按上图连好装置,用酒精灯对大试管小心均匀加热,当观察到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2)

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

(3)

加热前,大试管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4)

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________(填“大”或“小”),有________气味.

(5)

与书中采用的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这位同学采用了球形干燥管代替了长导管,并将干燥管的末端插入了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在此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6)

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乙酸与乙醇反应得到的酯(未用饱和Na2CO3溶液承接)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中和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但他们的结果却不同:

①甲得到了不溶于水的中性酯;

②乙得到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

③丙得到大量水溶性物质.

试分析产生上述各种现象的原因.

(7)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混合物”实验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在方框内填入所分离的有关物质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2007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山东卷) 题型:058

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金属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该反应中生成了蓝色的Cu(OH)2沉淀而没有发现Cu单质生成.但某同学心中在想,会不会是因为生成的Cu较少而被蓝色沉淀所覆盖从而没有被发现呢?于是想课后到实验室继续研究,希望进一步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假如该同学是你,请你写一份实验准备单交给老师,要求老师提供必需的用品.

(1)实验探究的目的:________.

(2)探究所依据的化学原理:________.

(3)实验必需的用品:小刀、玻璃片、滤纸、________和________;金属Na、________和________.

该同学在探究实验中意外地发现生成的蓝色的沉淀中混有少量的黑色沉淀,而所使用的药品均没有问题.你认为该黑色难溶物是________,生成该黑色难溶物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2007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山东卷) 题型:058

下面是关于药物华素片(西地碘片)使用说明中的部分内容:

(1)

请根据这段文字判断,华素片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是________(写分子式);请推断该华素片________(“是”或“不是”)白色.说出说明书中的贮藏注意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

某同学欲证实华素片中确实含有上述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填空:

①将该药片放入研钵中研碎后,装入小试管中并加入约2 mL蒸馏水,再加入约2 mL________(填选项字母)后用力振荡;

A.酒精B.热裂汽油C.四氯化碳D.甘油

选用该液体做实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在下图中标出试管中加入该液体后可能所观察到的液体颜色(只选填其中一空).

(3)

请再设计另一种方法验证华素片中的成分(注意叙述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________

(4)

比较上述两种验证华素片中的成分的方法哪一种更适合于家庭小实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新课标2007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山东卷) 题型:058

(1)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NaHCO3和Na2CO3的有关知识后,进行如下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4 mol·L-1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 g NaHCO3或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HCO3或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填产生沉淀或气体及反应速率等相关现象)________.

②盛________的试管中气球变得更大,大小气球(包含试管)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________;

③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的试管温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类似如中和热,甲同学写出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HCO3(aq)+H+(aq)=H2O(l)+CO2(g);△H>0

CO32-(aq)+2H+(aq)=H2O(l)+CO2(g);△H<0

甲下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为研究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①该研究报告的题目是《________》;

②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型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五条结论:

a:NaHCO3的溶解是________(“吸热”或“放热”)过程;

b:Na2CO3的溶解是________(“吸热”或“放热”)过程;

c:NaH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

d: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

e: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热是________(填a→d的字母)的热效应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如东县2007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一) 题型:058

I、下表是如东某超市出售的“淮牌”加碘精制盐的有关说明:

II、下面是某网站上刊出的有关碘及碘的化合物的有关信息:

自然界中碘主要以碘化物和碘酸盐的形式存在.碘在海水中的含量甚微(5×10-8%),但海洋中某些生物如海带、海藻等具有选择性吸收和聚积碘的能力,因而干海藻是碘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世界上碘主要来自智利硝石,其中含碘0.02%~1%,智利硝石中碘主要以碘酸钠(NaIO3)的形式存在.通常情况下碘是一种紫黑色固体,易升华,只能少量溶于水得棕黄色的碘水溶液,但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紫色的碘蒸气有刺激性气味,能强烈刺激眼、耳、鼻、气管等粘膜,吸入较多的碘蒸气会发生中毒,甚至造成死亡.碘遇淀粉(面粉的主要成分)会出现明显的蓝色.碘离子(I)具有明显的还原性,而高价态的碘则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2NaI+3H2SO4+MnO2=2NaHSO4+MnSO4+2H2O+I2…………⑴

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⑵

反应⑴是自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反应⑵是自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反应⑴、反应⑵的离子方程式是(亚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3=H++HSO3)反应⑴:________;反应⑵:________;I2在反应⑴中是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产物,在反应⑵中是________产物;

⑵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上述“淮牌”精制盐中是否真的含有碘元素.

实验名称:探究“淮牌”精制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实验目的:1.认识碘酸钾中的碘元素转变成碘单质的化学反应;

2.________

实验原理:(提示:结合题中信息和实验目的进行分析)________

实验用品:(提示:实验用品通常包括仪器和药品,根据你设计的实验填写)________

实验步骤:(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填写下表)

问题讨论:如东有100多km的海岸线,海产品丰富,海产品中或多或少的含有碘元素,而海产品又是如东人的主要副食品,如东人的食用盐中需要加碘吗?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如东县2007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一) 题型:058

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氧化,Mn元素均被还原为Mn2+.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 g软锰矿样品置于一烧杯中,加入2.68 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并且不溶于酸),充分反应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全部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并定容后备用;准确量取20.00 mL 0.040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再从容量瓶中取出部分溶液置于一洁净且不漏水的滴定管中进行滴定,当滴入25.00 mL待测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MnO2氧化草酸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

将MnO2氧化草酸钠后的溶液全部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

(3)

从容量瓶中取出的部分溶液应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滴定管中;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滴定过程中是否需要指示剂________(选填“是”或“否”),若回答“是”,请写出指示剂的名称;若回答“否”,请写出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________

(4)

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________(选填“能”或“否”),若回答“能”,请求出计算结果;若回答“否”,请说明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如东县2007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一) 题型:058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氨气的装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图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

(2)

适当改变如图所示的装置后,也可用来制取和收集氧气.改变的方法是________

(3)

实验室用浓硫酸和铜制取并收集少量的SO2气体,能否采用该装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若选填“能”,请说明你的理由;若选填“不能”,则怎样改变该装置后就能达到实验目的?请你用文字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启东市汇龙中学迎二模模拟考试(二)、化学 题型:058

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8.4℃,沸点100.7℃,能与水、乙醇互溶,加热至160℃即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1)

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HCOOHH2O+CO↑,实验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①从下图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Ⅰ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容器中的试剂.Ⅰ制备COⅡⅢ收集CO分液漏斗长颈漏斗蒸馏烧瓶集气瓶温度计

②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

(2)

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斥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2·4 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 CuSO4+4 NaHCO3Cu(OH)2·CuCO3↓+3 CO2↑+2 Na2SO4+H2O

Cu(OH)2·CuCO3+4 HCOOH+5 H2O2 Cu(HCOO)2·4 H2O+CO2

实验步骤如下:

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①步骤ⅰ是将一定量CuSO4·5 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________

②步骤ⅱ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Ⅱ、甲酸铜的制备: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

③“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

④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启东市汇龙中学迎二模模拟考试(二)、化学 题型:058

江苏宝胜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电缆类产品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乙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O22CuSO4+2H2O),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1)

甲方案的①②③三个步骤中,与铜或铜的化合物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

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你认为________(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

丙认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丙这么说的道理是:________.丁又提出了疑问:“如果铁过量,剩余的铁会混在红色粉末中,该怎么处理呢?”.请提出你的想法:________

(4)

最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但同时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结晶后,会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请写出使“绿矾”结晶的两种可能方法:________________(“绿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果直接排放掉滤液,不仅造成了浪费,还会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