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5822  95830  95836  95840  95846  95848  95852  95858  95860  95866  95872  95876  95878  95882  95888  95890  95896  95900  95902  95906  95908  95912  95914  95916  95917  95918  95920  95921  95922  95924  95926  95930  95932  95936  95938  95942  95948  95950  95956  95960  95962  95966  95972  95978  95980  95986  95990  95992  95998  96002  96008  96016  203614 

科目: 来源:上海市长宁区2013年高考一模化学试题 题型:058

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1.0 mol·L-1 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足量的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 K、293 K和303 K时的溶解度(g/100 g 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BaCO3,理由是________.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在答题纸上进一步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实验如下∶

3.配制250 ml约0.1 mol·L-1 Ba(OH)2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________,将溶液转入________,洗涤,定容,摇匀.

4.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________(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 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ml.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________(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5.室温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配制1.0 mol·L-1 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13年高考一模化学试题 题型:058

某学生在0.1 mol/L 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1滴,整个溶液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溶液加热后,显明显淡红色,加热较长时间后冷却,红色不褪去.

该学生为了了解该过程的原因,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实验探究]

实验1:加热0.1 mol/LNaHCO3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如下表

实验2:10℃时,在烧杯中加入0.1 mol/L NaHCO3溶液200 mL,测得该溶液pH=8.3,加热到100℃,测得pH=10.2,恢复到10℃,pH=9.8.

实验3:加热0.1 mol/L NaHCO3溶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实验4:

①配制0.1 mol/L NaHCO3溶液和0.1 mol/L Na2CO3溶液各200 mL,10℃时,分别测得NaHCO3溶液pH=8.3,Na2CO3溶液pH=11.5.

②加热蒸发0.1 mol/L NaHCO3溶液200 mL,至溶液体积100 mL,停止加热,加水至200 mL,冷却至原温度,测得溶液pH=9.8.

③将0.1 mol/L NaHCO3溶液200 mL敞口放置三天,再加水至200 mL,测得溶液pH=10.1.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 mol/LNaHCO3溶液中存在的平衡(除水电离平衡外)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平衡以________为主,理由是________.

2.实验3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结合实验2、3分析,加热0.1 mol/LNaHCO3溶液,pH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4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5.实验4②“加水至200 mL”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4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6.要确定NaHCO3溶液加热后pH增大的主要原因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13年高考一模化学试题 题型:058

有学生用五氧化二磷作为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催化剂,进行相关实验.按下表所示的量和反应条件在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P2O5,并注入95%的乙醇,并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如下: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乙醇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上图装置中泠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进水口为(填“a”或“b”)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1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物质是________.

4.实验2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

5.三颈瓶、收集瓶中的液体经检验为磷酸三乙酯,写出三颈瓶中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P2O5在实验1中的作用是________.

6.根据实验1、2可以推断:

①以P2O5作为催化剂获得乙烯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

②P2O5与95%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的有机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2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 题型:058

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C中可溶性钡盐溶液X为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液体Y不能很顺利地滴下,则可如何改进:________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的产生原因,甲同学认为是________,乙同学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同学在原有操作之前,先通N2一段时间.乙同学则在A、B间增加盛有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D.

甲、乙各自进行实验,B中现象分别如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丙将甲乙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联合试验,发现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红棕色气体.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丁同学认为丙选择的两种钡盐比较相似,于是丁在丙的基础上将B、C中的钡盐分别换成过量新制的醋酸钡溶液、Ba(AlO2)2溶液,发现B、C中均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该沉淀可溶于稀盐酸,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C中沉淀为________.实验室里欲获得该沉淀,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6.结合实验目的,根据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化学试题 题型:05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CH3CH2CH2CHOCH3CH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

HCOOH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下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C和d中承装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以上装置制备H2,气体发生装置中必需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________;在虚线框内画出收集干燥H2的装置图.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饱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

⑤品红溶液

(4)合成正丁醛的反应为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气的转化率,你认为应该采用的适宜反应条件是________.

a.低温、高压、催化剂

b.适当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常温、常压、催化剂

d.适当的温度、常压、催化剂

(5)正丁醛经催化剂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

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________,操作1为________,操作2为________,操作3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化学试题 题型:058

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NaClO4(aq)+NH4Cl(aq)NH4ClO4(aq)+NaCl(aq)

(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l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________、干燥.

(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上图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a g(约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 mL水溶解.

步骤3:准确量取40.00 mL约0.1 mol·L-1H2SO4 溶解于锥形瓶中.

步骤4: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20 mL 3 mol·L-1 NaOH溶液.

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 mL溶液.

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

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

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 ml H2SO4 溶液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是________(填写步骤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 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化学试题 题型:058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铁含量的测定

  步骤一:称量5.00 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 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用0.010 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 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 mol/L KMnO4溶液19.98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________、转移、洗涤并转移、________、摇匀.

②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④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KMnO4的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________.(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2)结晶水的测定

将坩埚洗净,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埚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质量;加热至110℃,恒温一段时间,置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水含量.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化学试题 题型:058

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无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

(1)

操作Ⅰ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

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________.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pH最大范围是________.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

(3)

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2气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

A.

B.

C.

D.

(4)

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

仪器自选.供选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化学试题 题型:058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7)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届高三百题集化学试题 题型:058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