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熔融KOH中,大气中的氧可将铬铁矿(FeCr2O4)中Fe和Cr的化合价都转化为+6价,氧化1 mol FeCr2O4在理论上需要氧气( )
A.2 mol | B.2.5 mol | C.3 mol | D.4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工业生产的反应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钢铁厂高炉炼铁 |
B.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用氨碱法生产纯碱 |
C.硝酸厂以氨气为原料制取硝酸 |
D.氯碱厂利用氯化钠生产氯气和烧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小明做实验时不小心粘了一些高锰酸钾,皮肤上出现了难看的黑斑,老师告诉他可以用草酸的稀溶液进行清洗,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4—+H2C2O4+H+—— CO2↑+Mn2++ (未配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反应的氧化剂为H2C2O4 |
B.该反应右边横线上的产物为OH- |
C.该反应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6 |
D.在该反应中有1 mol H2C2O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6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它无色、无臭,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
B.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C.若反应中生成0.2 mol HNO3,则反应共转移0.2 mol e- |
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白雾、红棕色气体等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过程表示如下:
MFe2OxMFe2Oy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MFe2Ox是还原剂 | 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x>y | D.氧化性:MFe2Oy>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Cu2S+2Cu2O6Cu+SO2↑反应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u2O在反应中被氧化 |
B.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D.若反应中转移12 mol电子,则生成6 mol C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Cu+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Cu+Cu+Cu2+(未配平)。NH4CuSO3与足量的1.0 mol·L-1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 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③溶液呈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一定合理的是( )
A.该反应显示硫酸具有酸性 |
B.NH4CuSO3中铜元素全部被氧化 |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
D.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
A.0.24 mol | B.0.16 mol | C.0.21 mol | D.0.14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易溶于水,尤其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以下是某校化学研究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 |
B.由NaClO2溶液制取0.6 mol ClO2时,至少消耗0.1 mol NCl3 |
C.将产生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器以除去ClO2中的NH3 |
D.溶液X的主要成分为NaClO2和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C和CuO在高温下反应可能生成Cu、Cu2O、CO2、CO。现将1 g碳粉跟8 g CuO混合,在硬质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并收集残余的气体,测得溶液增加的质量为1.1 g,残余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 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硬质试管中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固体混合物时,有0.6 g碳参加了反应 |
B.试管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共转移电子0.15 mol |
C.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7.2 g |
D.反应生成铜和氧化亚铜的总物质的量为0.1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