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明矾常做净水剂 |
B.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 |
C.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
D.金属钠、金属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SO2具有漂白性,故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
C.Na的金属性比Cu强,故可用Na与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 |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也显+3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6.85g铅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4.00g固体沉淀物,这种铅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PbO | B.PbO2 |
C.Pb3O4 | D. Pb3O4和PbO2的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Ca(ClO)2(aq)HClO(aq)HCl(aq) |
B.H2SiO3SiO2SiCl4 |
C.Al2O3NaAlO2(aq)Al(OH)3 |
D.Fe2O3Fe2(SO4)3(aq)无水Fe2(SO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用钠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钛 |
B.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用铝制贮罐盛装稀硝酸 |
C.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可洗去皮肤表面沾有的苯酚 |
D.硫酸铜能与氯化钡反应,可用于给误食氯化钡的患者洗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陈述和判断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 | 判断 |
A | Si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 | Si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B | 在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和氯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 | 说明该未知溶液含有SO42- |
C | 铁、铜、汞、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H)>Cu>Hg>Ag | 要从矿石中冶炼得到金属单质,铁和铜必须用还原剂,汞和银只需加热 |
D | 锌锰干电池碳棒是正极,MnO2是氧化剂 | 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可以反复充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陈述Ⅰ和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浓H2SO4有吸水性 | 浓H2SO4可用于干燥氨气 |
B | SO2有氧化性 | SO2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
C | Mg有还原性 | 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备Mg |
D | NH3和HCl在水中溶解度很大 | 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陈述中,Ⅰ、Ⅱ都正确且两者间具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FeCl3溶液能腐蚀Cu | Fe的金属性强于Cu |
B | Na2O2使酚酞溶液变红 | Na2O2是碱性氧化物 |
C | Cl2可部分与水反应 | 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
D | 浓H2SO4可干燥NO和SO2 | NO和SO2还原性都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
B.最初20 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 |
C.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 |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mL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后得到溶液A,在溶液A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和氯化氢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碳体积之比为1:4 |
B.在逐滴加入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之前,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O32-+H+═HCO3- |
C.溶液A中含有0.01molNaOH和0.01molNa2CO3 |
D.当加入0.1L稀盐酸时,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