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6679  96687  96693  96697  96703  96705  96709  96715  96717  96723  96729  96733  96735  96739  96745  96747  96753  96757  96759  96763  96765  96769  96771  96773  96774  96775  96777  96778  96779  96781  96783  96787  96789  96793  96795  96799  96805  96807  96813  96817  96819  96823  96829  96835  96837  96843  96847  96849  96855  96859  96865  96873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投入铝片后(   ) 

①          ②

A.①中产生气泡,②中不产生气泡
B.①和②中都不产生气泡
C.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①中是H2,②中是O2
D.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且都是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甲:乙=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H2SO4为0.2mol B.参加反应的NaOH约为0.27mol
C.加入铝粉的质量A=5.4D.与硫酸反应的铝粉的质量7.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把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4.54g溶于水,得100mL溶液,其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溶液中共含N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如果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
B.合金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为10.08 L
C.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
D.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现有铝和过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加入稀盐酸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c(Al3)∶c(H)∶c(Cl)=1∶2∶8,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3∶4B.9∶32C.9∶16D.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由NaOH、Na2O2组成的化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8%,则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近似为(  )

A.6% B.2% C.4%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工厂用FeCl3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印刷电路。课外活动小组为确认生产后的废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10mL废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沉淀 8.61g。(2)另取10mL废液放入铜片充分反应,铜片质量减少了0.256g。下列关于原废液组成的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含有Fe 2+、Fe 3+、Cu2+、Clˉ
B.c(Fe2+)︰c(Cu2+) = 2︰1
C.c(Fe2+)︰c(Fe 3+) = 3︰1
D.c(Clˉ) =" 6mol" / L,c(Fe 2+) =" 1.2mol" /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B.分别配成溶液,加入Ca(OH)2溶液,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C.分别配成溶液,做焰色反应,观察火焰的颜色
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右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D.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  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