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6885  96893  96899  96903  96909  96911  96915  96921  96923  96929  96935  96939  96941  96945  96951  96953  96959  96963  96965  96969  96971  96975  96977  96979  96980  96981  96983  96984  96985  96987  96989  96993  96995  96999  97001  97005  97011  97013  97019  97023  97025  97029  97035  97041  97043  97049  97053  97055  97061  97065  97071  97079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            B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            、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 >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        (填“能”或“否”),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使用如下装置验证: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溶液的体积变化)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经A、B、C三个装置后,进入装置D中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               ;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   (填“K1”“K2”或“K3”,下同),打开                   
(2)若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出现堵塞,则装置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装置D的试管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装置D的试管中加入CCl4至满。则装置D的试管中一定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从装置E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 mL,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当恰好呈中性时消耗NaOH溶液18.00mL ,则装置E中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实验前量气管的液面读数为368.50 mL,实验后量气管的液面读数为224.00 mL。则上述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中       (填“有”或“无”)NO生成,写出推导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用下述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下列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洗气装置C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应放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D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看到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_______。(填E或F)
(4)G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球,G处现象是棉花球表面变成______________。
H是浸有NaBr溶液的棉花球,H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处为尾气吸收装置, 写出实验室利用烧碱溶液吸取Cl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6)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中使用12 mol·L-1的浓盐酸10 mL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 实际生成的Cl2的物质的量总是小于0.03 mol,试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氨水是一种的常用的化学试剂。
(1)以浓氨水和生石灰为原料,用如下装置为发生装置,可制取少 量氨气。已知:NH3·H2O+CaO=Ca(OH)2+NH3↑。

①生石灰应该装在   (填A或B)。
②试从电离平衡角度分析该实验中氨气逸出的原因:                                            
③现要用试管和必要实验用品收集一试管氨气,请在C处补充相应收集装置。
(2)化学兴趣小组用氨水与硝酸银溶液配制好银氨溶液后,进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但部分同学实验时间长,且效果不明显。影响乙醛银镜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请你完成如下猜想:
①猜想:因素一:银氨溶液的pH大小;
因素二:                    。
②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影响因素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提供试剂:乙醛、2%稀氨水、 0.25mol/L NaOH溶液、盐酸 、 2% AgNO3溶液
实验用品:烧杯(装有热水)、试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步骤1只填现象)
1
在A、B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入1mL 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制得pH均约为8的银氨溶液。
 
2
 
 
 
(3)吸取20.00ml 上述氨水于锥形瓶,滴加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0050mol/L标准硫酸滴定,滴定至出现红色为终点,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标准硫酸20.04 ml,计算上述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合成硝酸的化学原理。
①氨的催化氧化:图a是探究氨的催化氧化的简易装置,实验中观察到锥形瓶中铂丝保持红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或白烟产生。白烟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图a                                       图b
②NO2的吸收:如图b所示,将一瓶NO2倒置于水槽中,在水下移开玻璃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三价铁盐溶液因Fe3+水解而显棕黄色,请以Fe(NO3)3溶液为例,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①写出Fe(NO3)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②参照示例完成下表实验方案的设计。
限选材料:0.05mol?L-1Fe(NO3)3、0.5mol?L-1Fe(NO3)3、1.0mol?L-1HNO3、1.0mol?L-1NaOH、NaHCO3固体、蒸馏水、冰水混合物;pH计及其他常见仪器。

可能影响因素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溶液的酸碱性
 
取少量0.5mol?L-1Fe(NO3)3于试管中,加入几滴1mol?L-1HNO3
 
棕黄色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溶液酸性增强能抑制Fe(NO3)3的水解。
 
盐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图1         图2
(1)比较两实验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是:
①能更好地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其污染环境;
 。(2)导气管e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因导管插入液面下,可起到“液封”作用阻止SO2气体逸出而污染环境;二是 。(3)能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4)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滴管吸取A试管中的溶液滴入适量水中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成分有以下三种可能:
Ⅰ:只含有Fe3+;Ⅱ:只含有Fe2+;Ⅲ:既有Fe3+又有Fe2+
为验证Ⅱ、Ⅲ的可能性,选用如下试剂,填写下列空格:

A.稀HCl溶液 B.稀H2SO4溶液
C.KSCN溶液 D.KMnO4溶液
E.NaOH溶液    F.淀粉KI溶液
G.H2O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NO2和NO,并验证其性质: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证明NO2的氧化性;在丙中鼓入空气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NO的还原性。
(2)实验前丙中充满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回答)。
(3)小华对上述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证明NO2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回答出原理和现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请分析回答某同学在探究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中发现的有关问题。
Ⅰ.探究上述四种酸的氧化性相对强弱及其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的性质
(1)分别向盛有等量铜片的四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结果
a
浓硫酸
加热后发生反应,产生无色刺激性气体
b
稀硫酸
加热也不发生反应
c
浓硝酸
不加热即发生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
d
稀硝酸
微热发生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①由上表中实验结果,四种酸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②由上表可知,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不反应,但若同时通入O2,铜片能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先将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X持续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将铜与浓硝酸产生的气体Y也持续通入该装置中,则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包括   (填字母)。 

A.通入X气体后产生白色沉淀
B.通入X气体后溶液无明显现象
C.通入Y气体后产生沉淀
D.通入Y气体后沉淀溶解
E.通入Y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填字母)。 
A.硝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B.H2SO3的酸性比盐酸强
C.HNO3能氧化H2SO3(或SO2)
D.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
Ⅱ.如图是某同学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请简述利用该装置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是NO的操作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碳与浓硝酸反应的情况。甲同学设计了图1装置,认为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就说明碳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以他认为应该检验          (填化学式)的产生来证明碳与浓硝酸反应。为此乙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知“0℃时四氧化二氮为液体”,从而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2)为了减少干扰,对于A装置有下面4种操作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填写数字序号)       
①将炭与浓硝酸一同放在装置中加热;②先加热浓硝酸,然后将炭投入其中;
③先加热炭,再加入冷浓硝酸;     ④先加热炭,再将炭投入冷浓硝酸。
(3)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装置的作用                                    
(4)C装置中出现的现象是                                               ,经检测C的溶液中还含有少量氮元素,只以NO3形式存在,写出生成该离子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①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②SiCl4沸点为57.7℃,熔点为-70.0℃。请回答: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装置C中的试剂是             ;装置F的作用是                            
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                                            
(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含有铁元素,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③滴定前检验Fe3是否被完全还原的实验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