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测定HF、HCl的熔点、沸点 | 比较F、Cl的非金属性强弱 |
B | MgSO4、Al2(SO4)3溶液中分别滴加足量氨水 |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
C | 将SO2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
D | 向氯化铵、氯化铝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 比较NaOH、NH3·H2O、Al(OH)3的碱性强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X>Y>Z>W |
B.原子序数:Y>X>Z>W |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Z>W |
D.金属性:X<Y,还原性:W2->Z-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短周期元素M、X、Y、Z,其中X、Y、Z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X、Y、Z三种元素原子质子数之和为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 | Z |
| Y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离子还原性Y2->Z- | B.质子数c>b |
C.氢化物稳定性H2Y>HZ | D.原子半径X<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其中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B.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IVA族
C.A、C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 |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
C.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 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和H2S的水溶液前者的的酸性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能得1个电子变成稳定离子而S原子能得两个电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①②④ | B.①②⑥ | C.②⑤ | D.①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K层与M层电子数之和多5个,W在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 3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含电子数不等 |
B.X与Z为同主族元素,它们的单质与W单质反应均失去电子 |
C.Y、Z、W 3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可用于消毒 |
D.Y与Z的单质在常温下反应生成Z2Y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1911年前后,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极簿的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下列图中,黑点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cd和ef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
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