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
B.Y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盐酸反应 |
C.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 |
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的单质能与W的氢化物反应,可证明非金属性:R>W |
B.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R<W |
C.X与Z组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且又具有两性 |
D.离子半径:Z>Y>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X、Y、Z位于同一周期,只有X为金属元素,X和Y最外层电子数差1,Y和Z的核电荷数差3,Z与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 |
B.W的氢化物沸点一定大于Z的氢化物沸点 |
C.若形成化合物YZ4,则YZ4的电子式为![]() |
D.若形成化合物XZ3,则XZ3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 数相等:Y能分别与X、Z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的化合物,常温下YX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W,而离子半径:W<Y<Z |
B.W的氯化物水溶液中滴加过量Z与钠形成的饱和溶液,可生成W配合物 |
C.由X、Y、Z组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该盐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 |
D.已知YX3沸点远高于YZ3,则Y—X键的键能高于Y—Z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Y与Z、M与W分别同周期,X与M同主族; X、Z、M的质子数之和等于Y、W的质子数之和;X与Z、M与Z都可以分别形成A2B、A2B2型的化合物;X与Y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Y、M、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间都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的单质可用于从钛、锆等金属的氯化物中制备钛、锆等单质
B.只含X、Y、Z三种元素的某水溶液,可能呈碱性或酸性
C.由X、M与Z形成的化合物X2Z2和M2Z2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含有W阳离子的某些盐,可用作净水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焰色反应呈黄色。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元素Y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W>rq |
B.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反应 |
C.Z、W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最高化合价都为+6价 |
D.元素Q和Z能形成QZ2型的共价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中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Y | W |
X | Z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A、B、C、D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相对位置关系如图。C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 物C3B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负性:C>A
B.离子氧化性:C>D
C.氢化物稳定性:A> B
D.原子半径:r(C)> r(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原予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B.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 |
C.若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元素最高正价一定相同 |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N、O、Si、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
B.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C.S、SO2和Si、SiO2四种物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各自又能与某些酸反应 |
D.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NO2、SiO2和S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