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为了进一步改善北京地区的环境质量,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
B.使用清洁燃料的公交车 |
C.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
D.使用不易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化学。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 “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做法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处理废弃物 | B.杜绝污染源 | C.禁食有毒物 | D.制订治污规章制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下列举措不符合“节能减排”这一要求的是
A.倡导开私家车的人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
B.国家减免小排量轿车的购置税 |
C.政府鼓励科研和生产部门开发、利用太阳能 |
D.加快开发石油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水解反应 ⑤加聚反应 ⑥氧化反应
A.①④ | B.②③ | C.⑤⑥ | D.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B.煤的气化、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 |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J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比胶体粒子小,因其比表面积大,故可吸附含有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入肺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
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不能排放到河中,也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的灌溉 |
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
D.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互为同位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据统计,截至2013年1月13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所检测的数据显示空气质量属于严重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指数 |
B.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是防治酸雨的措施之一,石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废气脱硫方法 |
C.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超标会形成酸雨,正常雨水的pH值为7,酸雨的pH值小于7 |
D.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凉山州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光热资源、旅游资源都极为丰富,对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凉山州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我们必须学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矿物资源,提高金属矿物的利用率 |
B.凉山州合理开发水能资源有助于控制环境污染 |
C.凉山州应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 |
D.凉山州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资源,不能发展化学工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环境问题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
B.“酸雨”、“臭氧层受损”、“光化学烟雾”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
C.采用催化转换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x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 |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碳循环” |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
C.将废电池深埋,防止重金属污染 |
D.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