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过三次筛选:①筛选能够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②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③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杂交瘤细胞.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解答 解:(1)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是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基础.
(2)图中A过程是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应给小鼠注射抗原类物质.
(3)淋巴细胞能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两种细胞膜也能“融合”在一起,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杂交瘤细胞繁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4)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免疫过的B淋巴 特异性抗体 抗原
(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有丝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点评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① | 实验② | |
亲代 |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 | 单尾鳍雌性×双尾鳍雄性 |
子代 |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双尾鳍雄性=4:3:1 |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1:1 |
A. | 实验②中亲本基因型为DD、dd | |
B. | 实验①中子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DD、Dd | |
C. | 实验①的亲代中单尾鳍雌性的基因型为Dd,单尾鳍雄性的基因型为 Dd | |
D. | 实验②中子代单尾鳍雌性个体与双尾鳍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双尾鳍雄性的比例为$\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